•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格力“造车”,重蹈覆辙?

作者: 姜羽桐 2024-10-18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董明珠# #造车# #格力#
8.9w

(文/姜羽桐)格力“造车”卷土重来?业界为一则消息展开了讨论——天眼查APP显示,10月11日,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钟成堡,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业务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格力电器旗下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分别为51%、49%。

这一举措被业界视为格力再次踏入造车赛道的信号。但回顾格力近10年的动作,与其说“格力造车”令人吃惊,倒不如问一句——交过“学费”的格力还要造车?

图源 / 天眼查APP

拦都拦不住,“填了8年坑”

格力造车的故事要追溯到2016年。那一年,董明珠、贾跃亭无疑是造车风口上格外执着的两个人,但此后也都成为“起大早、赶晚集”的典型。

彼时,看好银隆(全称”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董明珠,计划动用130亿元收购其100%股权,但认为”步子迈得太大“的格力股东们否决了相关议案。受挫的董明珠痛斥中小股东“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三分地“的同时,大力夸赞银隆的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先进的,使用寿命30年,6分钟充满电,高温60度,低温零下50度,在这样的范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最起码银隆的电动车不会熄火。

喊不动股东,喊健林。一个月后,雷厉风行的董明珠拉上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下属企业、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贾跃亭还在为汽车梦焦头烂额的时候,雷军还没有造车念头的时候,董明珠已经带着她的”明星朋友圈“上路了。

图源 / 最人物

俗话说,只要你愿意填坑,那就有填不完的“坑”。银隆这个“坑”,董明珠一填就是8年,可谓“银隆变窟窿”——

成立于2009年的银隆,主打钛酸锂电池技术。2017年,银隆推出首款广通SUV电动汽车;2018年,银隆自曝丑闻,创始人、原董事长魏银仓和前高管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超过10亿元;2019年,银隆发布名为“艾菲”的新能源MPV;2020年,银隆股份被拍卖;2021年,格力用18.28亿元拿下银隆30.47%的股权,由此对银隆新能源完成控股,随后更名为“格力钛”;2023年,格力宣布以10.15亿元的交易对价,再次拍下“格力钛”24.54%的股权。

8年过去,理论上可以为格力各项业务赋能的格力钛,仍然未能显现增长的动力,反倒为董明珠带来了无尽的压力。格力电器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面对尚未扭亏的格力钛,“董小姐”终于承认:“格力钛前面是一个大坑,会尽快把坑填平,希望投资者多给点时间。”截至2023年6月30日,格力钛资产总额243.11亿元,负债总额242.45 亿元。随着大连万达、京东等企业的陆续退出,董明珠攒局收购的代价,终究还是格力电器默默吞下了。

格力首轮造车,就这样Gamer Over了。

先造手机,再“造芯”

格力还造过”芯片“。2018年5月,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态度坚决地表示:“哪怕花500亿元,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此番言论一出,顿时引发巨大讨论。

据悉,早在2015年,格力组建团队开始微电子芯片和功率半导体方向的研发;2017年,格力组建微电子部门,该部门隶属于格力通信技术研究院,拥有数字前端/后端、模拟设计、版图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功率器件设计等覆盖整个芯片设计所有环节的完整研发团队;2018年,格力电器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主营业务为芯片设计。

格力电器《2023年年度报告》称,已开发包括MCU、AIoT SoC和功率半导体等系列产品。32位系列MCU芯片已实现批量应用,年用量超过3000万颗;功率半导体FRD、IGBT、IPM、PIM 等已实现批量应用,年用量超过2000万颗;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搭配公司空调节能的关键算法已实现量产验证;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在公司家用空调柜机上实现量产验证。

比格力“造车”“造芯”更早的,是“造手机”。

2015年6月,董明珠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开卖,数量有限,售价1600元。董明珠放出豪言,格力手机供不应求,销售5000万部没问题,未来卖1亿部都不成问题。此后,”董小姐“在各类场合为格力手机造势宣传,而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甚至被诟病为”加了手机功能的遥控器“。

图源 / 格力官网

后来,格力手机陆续推出二代(2016年)、色界(2017年)、三代(2019年)、TOSOT G5(2020年,格力第一台5G手机)、TOSOT G7(2021年)等版本,虽然保持一年发布一台新机的节奏,但其销量和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具体数据表现甚至成了谜,格力手机似乎只在格力电器和经销商以及银隆新能源员工中得到了“普及”,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另一个明显变化是,2014年—2021年,格力电器年报中均有提及格力手机,但到了2022年年报,已不再出现“手机”的字眼。不仅格力,当年一起造手机的同仁们,也都一一败下阵来:乐视手机资金链断裂、锤子手机卖身字节跳动、360手机退出江湖。

脆弱的“多元化”能否再造格力

格力的发展史其实可以简单地分为上下篇。创始人朱江洪坚持专业化发展,只搞空调,不谈其他(2017年,退居二线五年之久的朱江洪罕见发声:“如果我没有退休继续执掌格力,可能不会让格力造手机、造汽车”);2012年以后,董明珠接替朱江洪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带领格力走上“多元化”道路。

3年后,格力走向分水岭。这一年,“稳坐中国家电行业头把交椅”的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出现6年来的首次下滑。当年外界的批评是——格力既存在主营业务过于集中和单一,也有多元化扩张之路过于缓慢的问题。此后,董明珠开始激进跨界,剽悍打法一度令媒体惊呼“董明珠背叛董明珠”。

董明珠曾表示:“神仙也没有办法获得更多更快速的增长。收购珠海银隆的目的是要‘再造一个格力’”。这似乎能够解释,为什么格力如此热衷跨界,造手机、造车、造芯,不断强调多元化业务发展。2023年,格力电器至少布局了智能装备、工业制品、生活家电、新能源等领域,而汽车产业无疑是最有可能将旗下各个板块高度捏合的突破口。

图源 / 格力电器年报

只是翻开格力电器《2023年年度报告》,2022年、2023年,其空调占营业收入比重仍然分别高达71.36%、74.14%,同比增长了12.13%!反观老对手美的,2023年空调占营业收入比重仅43.31%。折腾了这么多年,回头一看,还在空调这里打转。而我国家电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3年底,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的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其中,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空调、冰箱均超百台,已处于基本饱和状态。

家电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看得见,吃不着啊。

早在20年前,家电行业就曾掀起过一阵“造车热”,最后基本是铩羽而归。如果说在收购银隆的交易完成后,获得造车资质的格力产生了下场造车的强烈冲动,那么眼下恐怕也是意兴阑珊;此外,相比较小米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中也并未出现”整车制造“的字眼。

高度内卷白热化的造车市场,大幅挤压后来者的增长空间,淘汰、出局、死亡才是主旋律。作为家电企业代表的格力,此时造车,投入巨大、成功渺茫,格力恐怕没有多少“莽”的资本,换道切入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恐怕才是其真实目的。

格力“多元化”之路还很漫长。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董明珠# #造车# #格力#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重磅!格力芯片业务换帅,董明珠卸任,李绍斌接掌大权!

  • 董明珠卸任格力旗下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董事长

  • 小米售车一周年,雷军感慨“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 董明珠:格力建设亚洲第一座全自动化SiC工厂,大家把芯片看得太神秘

  • 董明珠:格力已完成芯片全产业链建设 没拿国家一分钱

  • 格力在上海成立汽车科技公司 经营范围含机器人制造、销售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姜羽桐

微信:

邮箱:jiangrt@ijiwei.com

少年优遊人間


2042文章总数
29.3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歌尔首届创新大会开幕,GPS探索智能制造新路径

    19小时前

  • 一周动态:黄仁勋链博会盛赞“中国市场独一无二”;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三星苹果小米位列前三(7月11日-17日)

    07-18 11:50

  • 移动HBM引爆“内存战争”,手机大厂卷入昂贵的游戏?

    07-17 14:29

  • 一周动态:上海深圳发布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政策;Manus回应裁员传闻:自身经营效率考量(7月4日-10日)

    07-11 14:20

  • 20+重磅报告发布!“半壁”上市公司大佬站台 集微大会Day2进行时

    07-04 20:19

最新资讯
  • 【部署】多部委密集部署新能源汽车“反内卷”政策 规范竞争秩序;上海发布算力监测调度平台,“算力+数据+行业场景”

    2小时前

  • 【启动】瀚博半导体启动A股IPO辅导,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江波龙:半导体存储市场自3月底逐步回暖

    2小时前

  • 【领跑】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1.2万亿,集成电路行业持续领跑;汉天下SAW滤波器产线正式通线

    2小时前

  • 【出任】裴庆勋出任韩国科技部长官,曾主导LG人工智能模型项目;台积电先进制程业务大增;AMD新一代Zen 6或采用台积电N2制程

    2小时前

  • 科技巨头大裁员!英伟达重启H20生产面临障碍;商务部助力外资深耕中国市场;三星加速美国德州芯片厂建设;矽晶圆需求回温

    2小时前

  • 【量产】台积电中科1.4nm厂或年底动工,首座厂预计2028年量产;Rapidus成功研发2纳米芯片原型

    2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