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突破半导体工艺极限?美科研人员实现1nm制程工艺

作者: 刘洋 2017-05-03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超能网 #半导体# #极限# #科研人员#
2.1w
Intel、TSMC及三星三大半导体工厂今年将量产10nm工艺,他们中进度快的甚至准备在明年上马7nm工艺,2020年前后则要推出5nm工艺。但是随着制程工艺的升级,半导体工艺也越来越逼近极限了,制造难度越来越大,5nm之后的工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明确的结论,晶体管材料、工艺都需要更新。在这一点上,美国又走在了前列,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日前宣布实现了1nm工艺制造。
来自EETimes的报道称,美国能源部(DOE)下属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日前宣布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他们成功制造了尺寸只有1nm的印刷设备,使用还是电子束印刷工艺而非传统的光刻印刷技术。

突破半导体工艺极限?美科研人员实现1nm制程工艺创造1nm工艺技术的团队,图中的女性名叫Lihua Zhang(谐音张丽华,大概是个是华人或者华裔)

这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创造性地使用了电子显微镜造出了比普通EBL(电子束印刷)工艺所能做出的更小的尺寸,电子敏感性材料在聚焦电子束的作用下尺寸大大缩小,达到了可以操纵单个原子的地步。他们造出的这个工具可以极大地改变材料的性能,从导电变成光传输以及在这两种状态下交互。

他们的这项成就是在能源部下属的功能纳米材料中心完成的,1nm印刷使用的是STEM(扫描投射电子显微镜),被隔开11nm,这样一来每平方毫米就能实现1万亿个特征点(features)的密度。通过偏差修正STEM在5nm半栅极在氢氧硅酸盐类抗蚀剂下实现了2nm分辨率。

PS:这些技术听上去激动人心,不过实验室研发的技术并不代表能很快商业化,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1nm工艺跟目前的光刻工艺有很多不同,比如使用的是电子束而非激光光刻,所用的材料也不是硅基半导体而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类的,下一步他们打算在硅基材料上进行尝试。

事实上这也不是科学家第一次实现1nm级别的工艺,去年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另一个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也宣布过1nm工艺,他们使用的是纳米碳管和二硫化钼等新材料。同样地,这项技术也不会很快投入量产,因为碳纳米管晶体管跟这里的PMMA、电子束光刻一样跟目前的半导体工艺有明显区别,要让厂商们一下子全部淘汰现有设备,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责编:
来源:超能网 #半导体# #极限# #科研人员#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总投资120亿元,晶镁半导体高端光罩项目落户合肥!

  • 国家级单项冠军杰理科技的技术长征

  • 半导体关税出炉在即,美国如何推进税率规则?

  • SEMI预测:2025年半导体设备销售创新高,达1255亿美元

  • 华天集团签订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

  • 巴克莱预警:美国半导体关税或8月中旬后启动,AI芯片及设备同样面临风险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刘洋

微信:bluely2002

邮箱:liuyang@ijiwei.com

关注半导体设计与制造 微信bluely2002 注明来意


3.6w文章总数
623.4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晋华联电案至今10个月,美方仍未开庭的3个原因

    2019-08-30

  • 中芯国际回应“赵海军将离职”:消息不属实

    2019-03-09

  • 紫光回应挖角中芯国际CEO赵海军:不予置评

    2019-03-09

  • IC Insights:明年DRAM市场急踩刹车,产能扩充和资本支出增长是主因

    2018-09-20

  • 前景看好!ICinsights:2022年MCU销售额增至239亿美元创新高

    2018-09-14

最新资讯
  • 奕斯伟“定盘沟槽清洁装置、清洁方法和研磨设备”专利公布

    4小时前

  • 贝佐斯完成一轮大规模股票出售 套现57亿美元

    5小时前

  • 强一半导体“一种钯或钯合金镀层的应力调节剂及其应用”专利公布

    5小时前

  • 百度“消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

    5小时前

  • 富瀚微电子“一种安防领域基于枪球坐标联动追踪的运动控制系统”专利公布

    5小时前

  • 郑南宁院士:幻觉成为制约大模型可靠性与实用性的关键问题之一

    5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