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启新程,创“芯”谱未来。10月21日,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微”)十周年暨乔迁共融庆典仪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智水路88号创新方14楼成功举办。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符永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局长池腾辉,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惠泽霖,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胡传伟,澳门腾创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在权,武岳峰科创合伙人熊泉,一微知名天使投资人灵坦资本总经理徐先锋等领导、股东、行业专家、客户、合作伙伴莅临庆典现场,共襄盛会,与公司共同见证这一荣耀与喜悦的里程碑时刻。
乔迁剪彩仪式结束后,各位嘉宾在公司管理层的陪同下,参观了公司未来科技展厅、机器人研发、芯片研发、算法研发、软件系统研发等多个研发中心,以及机器人建模仿真实验室、机器人三电控制实验室和机器人未来感知创新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共话公司融合发展新篇章。
十载创新累硕果,初心不忘起征程
一微公司于2014年成立于横琴,是横琴第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机器人技术及大规模高集成度数模混合芯片设计为主,专注于算法芯片化、硬件加速化、芯片多核化、设计敏捷化的机器人专用芯片及算法的关键技术研究,已成为了全球移动机器人专用芯片领航者。
多年来,一微扎根于横琴、发展于横琴,在横琴各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十年已发展为机器人专用芯片领域的领航者,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珠海市独角兽潜力企业”,一微成为横琴第一家牵头承担并成功验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企业。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超过2000项,其中PCT及国外专利申请超过300项。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小米、海尔、美的、科沃斯、Anker、ihome、SEB等诸多国内外知名终端厂商,产品性能得到客户高度认可,而此次乔迁庆典的顺利举办,又为公司发展开启了一幅更加宏伟壮阔的发展蓝图。
对澳合作新突破,产业多元新贡献
一微作为成立并发展于横琴的科创企业,始终以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为己任,结合澳门特区政府“1+4”产业发展策略,积极践行、探索对澳交流合作的新方式,创造新成果。一方面,一微在澳门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并顺利通过了澳门“潜力型科技企业”认证;未来通过澳门公司,一微将深入推进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同时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一微与澳门大学开展了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包括共同承担了国家、广东省、珠海市以及澳门的重点研发计划,共同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及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机器人芯片及机器人技术开展科研攻关,联合培养人才及知识产权的商业授权及产业化。此外,一微还成功引入了澳门资本,通过引资带动引“智”和引“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横琴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在对澳交流合作的道路上,一微先试先行,以勇敢的拓荒者和积极的践行者姿态不断前行,为创造出更加丰硕的对澳合作成果而努力奋斗。
“双轮驱动”谱新篇,战略引领谋共建
今年正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5周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3周年。三年来,为解决机器人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双15%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一微持续加大在AI芯片、机器人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探索,围绕移动机器人专用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推进“机器人+AI”战略实施。
针对机器人领域,公司将主要聚焦在具身智能关键基础技术的研发,包括三维建图、多模态大模型的算法以及专用芯片,高精度电机控制算法以及专用芯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等方面,以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新面貌、新气象、新产品——乔迁共融庆典当晚,一微召开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机器人专用SoC平台芯片AM891。AM891是业界首颗基于机器人算法定义的机器人专用SoC平台芯片。该款产品兼具通用算力与超强机器人专用算力,具有高实时性,其实时性能与低功耗达到了完美平衡;同时,AM891以单芯片实现了复杂多样传感技术的融合,能够实现精准的环境感知与建模;此外,该芯片还具有丰富外设接口、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以及良好的兼容性及扩展性。AM891芯片基于卓越的性能,不仅能应用在家用清洁、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而且未来在医疗、教育服务机器人领域也会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一微在智能机器人芯片及核心技术领域已经构建起较高的护城河。未来,依托横琴支持政策以及公司优异的科技力量,公司将规划建设粤澳机器人产业园区,发挥自身优势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机器人研发设计平台、制造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展示推广平台,培育横琴和澳门机器人产业集群。
悠悠十载,再启新程,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时代机遇的到来,一微将持续以“机器人+AI”战略引领创新发展,通过移动机器人专用芯片及机器人关键技术布局,拓展机器人创新应用,继续拓展科研平台建设,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实现让机器人服务全球亿万家庭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