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升级版“中国制造”走俏东盟市场

作者: 2302 2013-11-20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制造# #东盟#
2.5w
  无论是服装、鞋类、玩具、食品、小家电等日用商品,还是五金、织机、矿山机械等劳动密集型工业设备,东南亚国家的消费者对上述的“中国制造”毫不陌生,这些产品数量大、价格低,但附加值也有限。

  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近日,中泰双方签署的《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正式走向东南亚;中国渤海钻探与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联合在印尼实施的勘探定向井顺利完井,中国国产精细控压钻井技术与装备首次在国际市场亮相就博得满堂彩;前不久破土动工的雅加达轻轨工程采用的是中国轻轨技术及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中国汽车品牌陆续进入东盟市场,销售量逐年增长;联想、海尔、华为、中兴已成为东南亚民众心目中的世界级品牌;中国多个杂交水稻良种在东南亚广袤的土地上屡创高产纪录;中国将在2015年底利用中方贷款为老挝发射一颗卫星;中国“北斗”将在东南亚天空中编织出通讯天网……。如今的“中国制造”正逐步升级,其中高新技术商品在东盟市场的份额逐年扩大,发展潜力无限。

  中国高新技术商品之所以能打入东南亚并逐年提高市场份额,3个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下的全面经贸合作发展顺利。中国—东盟10年间年均23.6%的贸易增长率、目前4000亿美元的贸易总量、10年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的相互投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等等,这些辉煌的数据具有说服力和标志性。更令人鼓舞的是,中国—东盟在庆祝战略伙伴关系“黄金10年”的同时,已经提出要打造未来的“钻石10年”,经贸合作的深化将为中国高新技术商品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其次,中国高新技术商品的竞争优势逐步增强。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中国正迎头赶上,高新技术商品的竞争优势逐步增强。“技术先进、功能可靠、使用安全、低碳环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在价格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是当今国际市场对许多中国高新技术商品的肯定,于是才有了大批中国技术和中国商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第三,中国高新技术商品比较适用于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大多数国家还属于发展中经济体,其整体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尚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中国高新技术商品出口东南亚具有距离和成本的优势,并有利于促进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东南亚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另外,为了支持东南亚国家引进中国高新技术商品,中方在贷还款方式、项目资金筹措、售后服务、技术升级换代等方面,都本着帮助友好邻邦的诚心实意而提供了许多互利互惠的便利,真正做到了“惠邻、富邻”。

责编: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制造# #东盟#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欧洲半导体巨头为何纷纷加码“中国制造”?

  • 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紧密 中国和东盟汽车产业合作势头强劲

  •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充满2024年的CES,主办方CTA开启百年庆典

  • 难解三大挑战,印度通向制造中心的路还未铺好

  • 外媒:3家中国制造商占全球电动汽车整车27.7%份额

  • 东盟计划发展区域电动汽车生态系统 拟寻求中日韩协助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2302

微信:

邮箱:2302@gmail.com


14.2w文章总数
2433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爱立信起诉苹果:要求在美国禁售iPhone

    2015-02-28

  • 展讯:西班牙MWC抢单,台湾办事处挖角变高调挖人

    2015-02-28

  • MWC:最佳智能机入围名单;小米成为2014年中国最大智能机厂

    2015-02-28

  • iOS 8.2 正式版下周发布,iOS 8.3 还有两个测试版

    2015-02-28

  • 中移动:TD-LTE已与FDD-LTE发展处同一水平

    2015-02-28

最新资讯
  • 永吉股份拟收购存储主控芯片企业南京特纳飞电子控制权

    1小时前

  • 康达新材拟2.75亿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 拓展特种集成电路领域

    2小时前

  • 开普云与瀚博半导体战略合作 加速国产智算产品落地

    2小时前

  • 大工科技获数千万元融资 助力工业无人机发展

    2小时前

  • 2025年上半年共达电声营收下滑8.3%,同比转亏

    2小时前

  • 智能手机创新下一站:折叠屏还是AI芯片?

    2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