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直击股东大会 | 雷科防务:聚焦五大核心业务群 强化核心研发能力

作者: 王小方 2022-11-11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雷科防务# #雷达# #卫星#
6w


11月11日,江苏雷科防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雷科防务 证券代码:002413)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上就《总议案:除累积投票提案外的所有提案》、《关于变更剩余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议案》两项议案进行审议,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参与了此次股东大会,并就上述议案投出赞同票。

会后,爱集微与雷科防务董事长高立宁就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经营策略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沟通。

整体业务受到疫情影响

目前,雷科防务围绕主营业务打造了雷达系统业务群、智能控制业务群、卫星应用业务群、安全存储业务群和智能网联业务群。

在雷达系统业务方面,雷科防务通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了从系统设计、天线、射频、处理、模拟仿真等方面的完整覆盖产业链能力,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面向国防、交通、民航、矿山、气象、汽车等行业市场都拥有领先的相关技术和产品。

在卫星应用业务方面,雷科防务经过多年积累,研发了多项遥感卫星和地面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星上、地面协同配合的产业能力。

在智能控制业务方面,雷科防务依托于一体化综合计算机技术、国产化计算机、智能识别与处理、组合导航和伺服控制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积累,专注于智能化、信息化设备领域发展,推出了面向空、天、地、海协同一体化的多种智能控制系统、组件产品。

在安全存储业务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雷科防务专注于自主可控数据存储市场,整合公司内的优势产业资源,依托于自主可控的“核心存储控制芯片”,形成了从存储盘、存储设备到存储系统的系列化的产品体系。

在智能网联业务方面,雷科防务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融合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矿山、智能驾驶等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依托于公司在雷达、卫星应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结合 5G、AI 智能等技术发展,公司研发了智能网联产品及方案。

近一两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现象,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雷科防务上半年的盈利能力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在雷科防务不久前公开的Q3季报中有所反映,在今年Q3雷科防务取得了3.61亿营收,相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73%,高立宁表示,公司的整体业务受到疫情的一些影响,再加上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叠加,致使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下降。

进一步强化核心研发能力

面向未来发展,雷科防务将充分调动内部的积极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继续保持在主营业务覆盖的各个行业国防、交通、矿山等行业的经营策略,专注于雷达系统、智能控制、卫星应用、安全存储、智能网联五大主营业务进行发展。

高立宁表示,从整体发展策略上,雷科防务将继续保持雷达系统、智能控制、卫星应用、安全存储四个传统业务的既定战略发展,以智能网联业务群为切入点,拓展智能驾驶、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市场领域。

雷科防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自主知识产权、雄厚的研发能力和优秀的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覆盖雷达系统、智能控制、卫星应用、安全存储、智能网联等产业方向,掌握新体制雷达、雷达高速实时信号处理、全频段相控阵面、识别与控制、自主可控安全存储、多源遥感信息处理算法等核心技术。

在芯片研发方面,雷科防务具有专业的核心芯片研发团队,专注于星上实时处理、雷达信号处理、卫星导航、信息安全应用等领域的自主芯片研发,目前已完成星上光学遥感图像处理芯片、星上一体化 SAR 成像处理芯片、军用/民用北斗基带处理芯片、SSD 安全存储控制芯片等。

责编: 李晓延
来源:爱集微 #雷科防务# #雷达# #卫星#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吕瑞涛课题组在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太空环境适应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天津大学太赫兹雷达芯片入选“芯片奥林匹克”ISSCC亮点论文

  • 中国光子毫米波雷达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 消息称苹果下一代Apple Watch Ultra将引入卫星通信功能

  • 雷科防务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97亿元,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 空天院发布中国区域Landsat-9原始遥感影像数据集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王小方

微信:xiaofang_465609191

邮箱:wangxf@ijiwei.com

关注射频前端、CIS、AI、无线物联网等领域(微信联系:13143457929)


197文章总数
68.1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JW Insights: More 5G coverage drives Chinese power amplifier makers to develop RF front-end modules

    2023-02-28

  • MWC2023前瞻:中国厂商强势回归 智能手机风往哪吹?

    2023-02-26

  • 贝斯特新材料牵头的这一标准 填补了国内声学材料领域的一大空白

    2023-02-23

  • 首创“政产学研金”模式 海河清韦创芯(滨海高新区)中心正式启动

    2023-02-21

  • 【芯视野】PA去库存临近尾声 2023或成模组化元年

    2023-02-17

最新资讯
  • 宁德时代香港IPO筹资40亿美元 限制美国境内投资者参与

    3小时前

  • 苹果罕见周六宣布iPhone 16 Pro系列降价

    3小时前

  • 阿里巴巴聚焦“电商、云+AI”战略,AI成未来核心驱动力

    3小时前

  • OpenAI和微软洽谈,以解锁新的融资和未来的IPO

    3小时前

  • 三星电子推出全球首款500Hz OLED显示器Odyssey G6,率先在东南亚上市

    6小时前

  • 英特尔停止Deep Link开发升级,或因不值得持续投入

    6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