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在“AI向未来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成果发布会”中,华为和乐聚机器人、兆威机电、拓斯达等16家企业签署了企业合作备忘录。据了解,该创新中心由华为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合作建立。相关负责人透露,华为后期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合作,建设具身智能基础实验室,打造具身智能产品技术交易平台,并在相关应用场景中进行应用。
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成立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华为想要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认为,华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定位可能更像英伟达,将以卖铲人的定位存在。“对于华为来说,怎么卖好昇腾芯片,打造生态系统是目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
据了解,英伟达当前已经对多家机器人公司进行投资,并发布了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和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新型计算平台Jetson Thor,并推出了Isaac Perceptor 软件开发工具包,帮助机器人更好地感知所处环境。
“从当前的信息来看,华为入局具身智能,似乎与其入局智能汽车的角色定位相似,主要还是提供智能化的技术底座,赋能合作伙伴造好机器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芯片研发,到通信技术,再到操作系统和云计算等诸多领域,华为已经基本具备了全栈能力,“软件能力也是华为的优势,硬件方面大概率还是会和外部合作伙伴一起联合开发”。
事实上,这并不是华为第一次在具身智能领域布局。2022年4月,华为与达闼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在机器人领域技术攻关、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合作,这也是华为首次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根据天眼查数据,次年6月,华为投资8.7亿元成立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专注研发AI技术应用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解决方案。2024年3月,搭载华为盘古大模型的乐聚机器人对外亮相。在6月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当中,搭载了盘古大模型5.0版本的具身智能载体“夸父—MY”人形机器人引起了外界关注。目前,乐聚机器人已经在物流、制造等工业场景和炒菜、扫地等家庭场景中展开了测试与验证。
华为的下场,也让中国乃至全球的具身智能产业格局再次面临新的变化。“华为在具身智能产业的布局角色定位和特斯拉可能不太一样。”卢瀚宸向第一财经记者说,目前来看,华为此次成立的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瞄准了国际前沿技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更多还是围绕基础共性技术的攻关以及赋能合作伙伴,联合开发具身智能相关产品。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披露数据,全球已经有140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中国有70家,已经占到一半。“华为的入局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链的分工。”卢瀚宸判断,对于国内机器人企业而言,牵手华为的企业或许可以获得更快的成长,而单打独斗的企业也不可避免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万得股票数据显示,近20日以来,机器人指数累计涨超14.8%。今日开盘后,拓斯达(300607.SZ)、歌尔股份(002241.SZ)回弹拉升,截至发稿涨幅均已超过5%,科大讯飞(002230.SZ)、禾川科技(688320.SH)、兆威机电(003021.SZ)等跟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