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速未来产业培育

作者: 集小微 2024-12-20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经济日报 #人工智能# #未来产业# #技术创新#
1.9w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意味着不仅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也要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也是通用性最广泛的关键共性技术,溢出带动性很强。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和数据三大核心要素不断融合发展,不仅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催生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工智能+”不是简单地将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相加,而是强调发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精准识别有潜力的新产业,并助其构建新的发展生态。

未来产业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度依赖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尽管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但有望梯次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科技含量高、绿色发展足、产业关联强、市场空间大的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未来产业已成为大国博弈新赛道。全球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打造面向未来产业的科技发展先发优势,如美国提出大力支持未来工业、空天科技等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欧盟表示重点发展对未来工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使能技术,包括机器人、高性能计算、量子科技等;日本宣布促进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我国则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有助于精准识别具备高水平技术突破、高潜能产业化前景的未来产业。未来产业瞄准的是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成熟度相对较低,技术突破存在多种可能性,导致产业发展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培育周期较长,存在停滞甚至淘汰的可能。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挑选出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的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通过分析海量数据,精准预测未来市场需求,确定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优化上下游资源配置,挖掘被忽视的新兴业务模式,评估分析产业内外部风险因素等。

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人工智能是未来产业的关键驱动力。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人工智能正是当前创新速度最快的前沿技术之一,甚至被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头雁,将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另一方面,未来产业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资源,促使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不断学习迭代升级,加速融合创新。

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将带来无限可能。人工智能产业链庞大,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发展,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未来产业本身就是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之一。从我国重点培育的几大未来产业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形成的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创新融合带来了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与通信、能源、材料等产业深度融合则可能衍生出未来材料、未来信息、未来能源等新的未来产业。

以人工智能引领发展未来产业,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战略考量。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全球优势,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将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 集小微
来源:经济日报 #人工智能# #未来产业# #技术创新#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我国已发布超1500个大模型,产业发展迎来新突破

  • 郑南宁院士:幻觉成为制约大模型可靠性与实用性的关键问题之一

  • 中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考虑总部设在上海

  • 三星洽谈引入OpenAI、Perplexity等更多AI服务

  • AI应用,创新赋能!第四届GMIF2025创新峰会邀请您:金秋9月相聚湾区,共襄盛会

  • 聚焦企业出海新路径!中电企协国际合作分会成立,会员招募进行中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4978文章总数
8476.8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成立大会圆满举行,助力企业融入全球生态

    13分钟前

  • 徐晓宝/雷威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于X射线多能探测的叠层物质识别的研究进展

    2小时前

  • 聚焦核心技术瓶颈 上海交大集成电路学院团队在数据中心高速光互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小时前

  • 磁场强化电结晶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2小时前

  • 研究提出全维度缺陷钝化策略制备高效三硫化锑太阳电池

    2小时前

最新资讯
  •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成立大会圆满举行,助力企业融入全球生态

    13分钟前

  • 晶合集成引入华勤技术作为战略股东

    15分钟前

  • 晶合集成拟将光罩业务独立运营,并联合合肥国投等增资11.95亿元

    25分钟前

  • 南亚新材上半年净利润为8000万元-9500万元,同比预增44.69%-71.82%

    29分钟前

  • 复旦微电与复旦大学签署350万元合同,合作开发FPGA技术

    32分钟前

  •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长安汽车集团

    35分钟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