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本次共132家重点实验室认定获批。北京工业大学正式获批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包括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与性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高精密机床正向设计与智能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王璞教授领衔的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依托单位,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为共建单位。该实验室聚焦高能量飞秒激光在光伏工业领域的柔性传输应用需求,突破窄线宽泵浦源、飞秒激光种子源及高能量飞秒激光器等核心关键材料和技术,推动高能量飞秒激光在新能源领域的示范应用,建设成为开放、一流、卓越的国际先进实验室。针对高稳定性光纤飞秒种子源、飞秒激光柔性传输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了高功率飞秒激光在太阳能光伏等前沿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王璞教授
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
光学超净实验室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陈树君教授领衔的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依托单位。该实验室围绕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重大需求,针对因零件结构复杂多样、工艺工序灵活多变等显著特点而导致的焊接难度大的问题,将机器人的灵巧操作与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焊接领域,在核心部件及类人机构、运动控制与具身智能、焊接属具及视觉处理等方面进行布局,提升焊接机器人的操作精准性、自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实验室的建设将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同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陈树君教授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团队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与性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张泽院士、韩晓东教授领衔的的固体微结构与性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依托单位。该实验室聚焦跨尺度、多场及耦合环境(力、热、电、光等)作用下先进的原位动态表征方法。推动国产科学仪器、材料科学的发展,建设成为高水平科学研究、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学科交叉、人才汇聚、流动开放的国际先进的实验室。针对先进显微学表征技术研发、金属结构材料基因结构与设计、纳米科技与先进能源技术、微结构与信息技术、材料基因结构大数据等研究方向,促进相关领域发展并产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固体微结构与性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王立华教授
固体微结构与性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固体微结构与性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精密设备
高精密机床正向设计与智能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刘志峰教授领衔的高精密机床正向设计与智能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由校企联合申报,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依托单位,北京北一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为共建单位。该实验室聚焦高精密机床数字化正向设计、高性能制造、在线感知孪生与智能加工、产品可靠性与精度保持性评价等技术方向,研发新一代龙门车铣复合机床、五轴高速加工中心、电火花加工机床等高端机床产品,研究成果实现在京津冀先进制造企业示范应用和全行业推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高精密机床正向设计与智能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刘志峰教授
高精密机床正向设计与智能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团队
高精密机床正向设计与智能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前沿交叉技术研究。作为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集聚培养使用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着力解决科技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工业大学将站在新起点上继续奋力前进,不断加强建设与管理,促进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