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力帆科技犹如一只蛰伏的蝶蛹,历经破产重整的阵痛。如今,这只蝶蛹即将破茧而出,化身为崭新的"千里科技",展翅高飞于智能汽车的蓝海之中。
2025年2月12日,在力帆科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公司《关于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获得参会股东一致通过。2月12日下午,力帆科技正式完成关于公司名称变更的工商登记并发布相关公告。这也意味着,力帆科技未来将变身“千里科技”驰骋于A股市场。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更名,更是一次战略升级的里程碑,标志着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科技公司的华丽转身。
在力帆科技最新一轮转型发展过程中,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的加盟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亮点。从2024年7月印奇斥资通过江河汇曲线入股,到去年11月印奇当选为力帆科技董事长,再到印奇今年1月24日发出“抓住机遇 ‘AI+车’ 智赢未来”的新春寄语,直至此次更名,围绕力帆科技的一系列运作似“有备而来”。
作为新任董事长,印奇为公司带来了全新的"AI+车"发展理念,同时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基因。
在1月24日发表的新春寄语中,印奇称,“AI+车”已是大势所趋,智能化已是一手“明牌”。AI智能化,将成为主导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与技术支撑点。新的一年,力帆要主动求变,全力以赴拥抱智能化变革浪潮,围绕“AI+车”的目标加快业务升级的步伐。“AI+车”既是一场技术创新的革命,又是一场产业整合的革命。
2月12日上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前往重点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调研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工作,首站就来到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力帆科技更名)。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向袁家军书记汇报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及各项工作进展,说明公司当前正聚焦“AI+车”核心战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智能出行科技品牌。
图:2月12日上午,在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详细听取企业发展情况介绍,观看产品展示(图片来源 重庆日报)
千里科技提出的“AI+车”战略,具体而言,一方面是千里科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全面增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研发实力。另一方面,千里科技要持续推动生态资源整合,促进AI科技与高端制造的融合,实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在得知千里科技正全力加速推进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研发、持续扩大产能规模,袁家军书记当场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业内人士看来,印奇所描述的战略发展图景,并未“信手拈来”,而是在充分调研、分析后所谋定的发展方向。这位年仅37岁的年轻企业家,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战略眼光,有望带领千里科技在智能汽车的赛道上弯道超车。
据了解,在"AI+车"的发展定位下,未来的千里科技将全力以赴推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前沿技术的研发,这不仅符合当前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更是抢占未来市场制高点的关键举措。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增产值将超过2万亿元。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印奇为上市公司未来所谋划的战略布局无疑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
在新春信里,印奇还提到,在这一年,业务板块销量创三年来新高。海外业务全面提速,在非洲、中东、欧洲、北美等市场都开拓疆土,进一步扩大了全球业务版图。这一系列突破意义重大,为千里科技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的千里科技,并未将目光局限于国内市场,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更能提升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事实上,在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已全面提速,在非洲、中东、欧洲、北美等市场开疆拓土,进一步扩大了全球业务版图。在印奇看来,“这一系列突破意义重大,为力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蝴蝶破茧而出需要勇气和毅力,力帆科技的转型之路也不意味着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创新,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就一定能在智能出行的新纪元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进一步来看,力帆科技的蝶变之旅,正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在这个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唯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理由相信,伴随着"AI+车"战略的深入实施,未来的千里科技,也将在智能出行的蓝海中乘风破浪,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