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 日,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今日宣布,推出美光 4600 PCIe® 5.0 NVMe™ SSD。该产品是一款面向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打造的创新型客户端存储硬盘,为游戏玩家、创作者及专业人士带来卓越的性能与用户体验。4600 SSD 采用美光 G9 TLC NAND 技术,是美光首款 PCIe 5.0 客户端 SSD,性能较其前代产品高出一倍。1
美光 4600 SSD 具备 14.5 GB/s 的顺序读取速率以及 12.0 GB/s 的顺序写入速率。凭借其强劲的性能,用户可在不到一秒内将大型语言模型(LLM)从 SSD 加载至 DRAM2,显著提升 AI PC 的用户体验。在 AI 模型加载方面,与 PCIe 4.0 SSD 相比,4600 SSD 可将加载时间最高缩短62%3,确保 LLM 及其他 AI 工作负载的快速部署。此外,4600 SSD 的能效(每瓦MB/s)较 PCIe 4.0 SSD 提升高达 107%1,助力提升续航及整体系统效率。
4600 SSD 是继已量产的美光 2650 NVMe SSD 之后,第二款采用美光最先进的 G9 NAND 技术的客户端 SSD。
4600 SSD 的重要性
对于游戏玩家、创作者和专业人士而言,提升效率、缩短等待时间的重要性与日俱增。4600 SSD 搭载 PCIe 5.0 技术和美光 G9 TLC NAND,带来出色的速率与能效。
美光副总裁暨客户端存储事业部总经理 Prasad Alluri 表示:“借助 4600 NVMe SSD,用户可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加载大型语言模型,助力 PC 在数据密集型应用,特别是 AI 应用中的体验。由于 AI 推理需在 PC 本地运行,转向 PCIe 5.0 SSD 可满足市场对更高性能与能效日益增长的需求。”
PCIe 5.0 技术将在 2025 年和 2026 年迎来快速发展。4600 NVMe SSD 能够兼容 AMD 锐龙 9000 系列处理器、英特尔® 酷睿™ Ultra 台式机及移动设备(第二代)处理器等前沿平台,为 PC OEM 厂商提供无缝集成方案。
AMD 高级副总裁兼计算与图形首席技术官 Joe Macri 表示:“AMD 很高兴能与美光合作,通过我们最新的锐龙 9000 系列处理器对美光 4600 NVMe™ SSD 进行验证。美光 4600 NVMe™ SSD 预计将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并为要求苛刻的专业应用和高速游戏带来卓越的用户体验。”
英特尔客户生态系统事业部副总裁 Todd Lewellen 表示:“我们与美光在位于加州 Folsom 的英特尔 Open Labs 共同开展了验证工作,对于达成今日的兼容性里程碑起到了关键作用。美光 4600 SSD 专为 PCIe 5.0 平台设计,兼具卓越的性能与能效,现已被纳入英特尔 PCL(平台组件列表)。无论是搭载英特尔® 酷睿™ Ultra 处理器的 AI PC 还是未来平台,美光 4600 SSD 都是理想之选。”
联想总监兼首席工程师 Takashi Sugawara 表示:“美光 4600 SSD 具备业界领先的性能,并且在 SSD 模组封装过程中采用了低温锡膏焊接(LTS)技术,联想也因此将与美光合作进行验证。作为 LTS 技术的领军者,联想一直与美光携手合作,致力于减少 SSD 制造过程中的能耗。”
升级至高性能 PCIe 5.0 存储
相较于 PCIe 4.0 SSD,美光 4600 NVMe SSD 的性能提升如下:
• 顺序读取速率达 14.5 GB/s,提升 107%
• 顺序写入速率达 12.0 GB/s,提升 71%
• 随机读取 IOPS 达 210 万,提升 83%
• 随机写入 IOPS 达 210 万,提升 83%
提升用户体验
美光 4600 NVMe SSD 专为优化 AI、科学计算、游戏及内容创作体验而打造,在 PCMark 10 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
• 与具备 PCIe 4.0 性能的 SSD 相比,性能提升高达 38%4
• 与 PCIe 5.0 的竞品相比,得分最多高出 11%5
与之前的 PCIe 4.0 SSD 相比,美光 4600 SSD 在科学、媒体娱乐及其他各类应用场景中提供了卓越的用户体验,这一优势在 SPECwpc5 基准测试的速率提升结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4:
• 媒体娱乐应用:提升高达 61%
• 能源行业应用:提升高达 59%
• 产品开发应用:提升高达 45%
• 生命科学应用:提升高达 38%
在基于 TCG Opal、签名固件和安全启动等超安全特性的基础上,美光 4600 SSD 融入了最新的高级安全特性,如安全协议和数据模型(SPDM)、数据对象交换(DOE)以及设备标识符组合引擎(DICE),为用户数据提供更有力的保护。
美光 4600 NVMe SSD 现已面向全球 OEM 厂商出样。
*注:
1 性能与能效的声明基于 PCIe 4.0 美光 3500 SSD 与美光 4600 SSD 的对比所得出。
2 测试中所采用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为 Llama2,其参数规模为 130 亿,文件大小为 10.4GB。
3 此声明基于对比测试得出,采用具有 130 亿参数的 Llama2 模型,比较其在 1TB 美光 3500 PCIe 4.0 SSD 和 1TB 美光 4600 PCIe 5.0 SSD 上所用的加载时间。
4 本文中所有性能声明均基于 PCIe 4.0 美光 3500 SSD 与 PCIe 5.0 美光 4600 SSD 的对比,并与相关声明保持一致。
5 竞品为 Forward Insights 在其《2024 年 11 月 SSD 供应商状况 Q3/24》报告中提及的,在客户端 OEM SSD 市场占据至少 10% 营收份额(不包括 Apple® 和游戏主机)的已公布的客户端 SSD 供应商。测试分数基于美光实验室在 4600 SSD 发布时,对当时市场上可获取的竞品 SSD 所进行的基准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