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iPhone SE 4,而是iPhone 16e。作为iPhone 16系列“青春版”机型,苹果为2月20日发布的新款手机iPhone 16e配备了iOS 18系统、Apple Intelligence,以及A18芯片。当然,对比标准版手机,iPhone 16e也有所减配,譬如将灵动岛改为“刘海屏”;A18芯片仅为4核。但是一个颇为引人瞩目的举措是,iPhone 16e搭载了苹果首款自研的基带芯片C1。这使iPhone 16e的关注度大幅提高。
提起自研基带芯片,苹果的故事有很多。从 2017 年前后,苹果自研基带芯片便已悄然启动。当时,苹果与高通之间的专利纠纷尚在如火如荼展开。苹果认为高通滥用在通信基带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专利授权费过高,因而减少高通的基带芯片使用,转用英特尔的产品。
2019 年4月,英特尔宣布放弃手机基带芯片研发。几乎同时,苹果宣布与高通达成和解,撤销所有诉讼。然后,苹果向高通支付至少 45亿美元,并签订6年新专利的授权协议。可谓城下之盟。
然而数月后,苹果又宣布以 10 亿美元收购英特尔“大部分”手机基带芯片业务,进一步加强对自研基带芯片的投入力度。
2021 年一度传出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取得成功的消息。高通甚至认为到2023 年将仅有大约20% 的iPhone手机使用高通的基带芯片。可到了2023年9月,苹果又与高通签署新的协议,高通将继续为 2024 年、2025 年和 2026 年推出的 iPhone 供应 5G 基带芯片及射频系统。反映出苹果自研5G基带芯片的计划遭遇到了挫折。
直至今年2月20日,苹果正式发布iPhone 16e,首发搭载C1芯片,苹果的自研基带芯片进程也不能说完全成功,毕竟还需经历市场考验。
基带芯片的整个开发过程反映出了苹果在芯片自研上的锲而不舍劲头。业内人士大都知道,开发一款基带芯片十分困难。它是半导体领域最复杂的芯片之一,它必须与CPU和系统内的其他组件有效协作,它必须处理许多不同的无线标准,它必须与数十个国家的数百家运营商兼容,它还要绕过大量的现有专利,全球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成功开发基带芯片,包括三星电子、联发科、华为、展锐。现在,苹果终于要将一款自研的基带芯片推向市场。据报道,其基带调制解调器采用4纳米制程,收发器采用7纳米制程,可以提供快速、流畅的性能和突破性的电池续航时间。
当前苹果的发展势头并不十分乐观,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下滑仍在继续。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苹果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25%;2024年全年销售额在中国市场仅排名第四。产品创新不足、竞争激烈、对消费者吸引力下降,都是苹果需要面对的挑战。这个时候一款自研基带芯片的推出对苹果而言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AI 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机当中。Apple Intelligence已在美国、加拿大等部分英语国家开放使用。此次发布会上,苹果也重申将在今年4月推出支持简体中文在内的多语言版Apple Intelligence。
尽管现在看来引入Apple Intelligence的iPhone 16销量依然平淡,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绝对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得益于苹果强大的跨应用整合能力,其已大致形成系统+芯片+模型+终端的一体化优势,只是由于AI的整合过于复杂,目前的iPhone 16仍然不能将其完美呈现。但假以时日,苹果的应用整合能力体现出来,对应用市场的吸引力是有效的。
而多年来一直被苹果心心念念的基带正是这个闭环系统中的重要一块拼图。正如苹果无线软件副总裁阿伦·马蒂亚斯 (Arun Mathias) 所说,如果 iPhone 遇到数据网络拥塞,手机处理器可以向调制解调器发出信号,告知哪些流量对时间最为敏感,并将其置于其他数据传输之前,从而使手机感觉更能响应用户的需求。这是外购基带芯片难以提供的优势。而更低的功耗也是AI时代移动设备必须具备的素质。
从这个角度看,为什么要将自研C1芯片用在 iPhone 16e——一款被定位于iPhone SE替代者的手机上,而不是iPhone 16标准系列?苹果还是有点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