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ISSCC 2025发表4篇学术论文

作者: 集小微 03-02 11:11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 #ISSCC#
1.7w

2月16日至20日第72届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在ISSCC 2025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所涉及研究内容包括高速串行数据接口芯片、频率综合器与串联谐振振荡器、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MEMS传感器接口芯片等。

参会人员合影

01

面向通信系统高速率数据传输需求针对本地频率源提出一种极低抖动、低杂散的锁相环时钟电路。

通过提出的电阻放电型时间放大器显著降低了PFD自身噪声,并提高对后级电路噪声的抑制。此外针对传统串联谐振压控振荡器的过压问题提出的电容分压技术成功降低了有源器件的振荡幅度,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电路的可靠性。最后,通过提出的开关采样滤波器切换技术解决了电荷泵失配带来的杂散影响,该工作在13GHz输出频率下实现了15.8fs的积分抖动和-98.5dBc的参考杂散。在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锁相环中该工作实现了最优的积分抖动。

博士研究生步枫报告论文

文章题目为A 13GHz Charge-Pump PLL Achieving 15.8fsrms Integrated Jitter and -98.5dBc Reference Spur,第一作者为孙德鹏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刘术彬教授文章。由第一学生作者、博士研究生步枫进行演讲汇报。

02

面向数据链路中出现的频繁休眠与唤醒为实现链路的快速建立提出了一种超快锁定的无参考时钟与数据恢复电路。

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渐进比较(SAR)的频率捕获方法,通过识别“慢”信号得到频率差极性,所提出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仅需55ns的恒定频带切换时间。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高达63.64 Gb/s/μs的频率捕获速度,与可查阅参考文献对比,实现了当前无参考频率捕获的最快速度。借助所提出的净电流的电荷泵实现了小于150ns的总捕获时间,比已有的研究工作至少缩短了4倍。

第一作者赵潇腾教授报告论文

文章题目为A Reference-less CDR Using SAR-Based Frequency-Acquisition Technique Achieving 55ns Constant Band-Searching Time and up to 63.64Gb/s/μs Acquisition Speed。第一学生作者为博士研究生章宇浩,刘术彬教授为通讯作者之一。

03

面向通信系统应用提出了一款14位1GS/s模数转换。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并行量化技术与一种动态死区环形放大器。

不同于现有流水线架构的串行时序,并行量化技术使余量转换和余量放大同时进行,在不降低模数转换器采样率前提下分配了足够的时间给余量放大和转换,提升了整体能效。该工作在1GS/s采样率下奈奎斯特输入频率时,实现了85.8dB的SFDR和68.2dB的SNDR。在目前已报道的ISSCC和VLSI会议上,采样率≥0.5GS/s的高速模数转换器中,该工作实现了最高的性能优值FOMs(173.3dB)。

、

博士研究生曹越报告论文

文章题目为A 14b 1GS/s Single-Channel Pipelined ADC with a Parallel-Operation SAR Sub-Quantizer and a Dynamic-Deadzone Ring Amplifier。第一作者及演讲者为博士研究生曹越,通讯作者为朱樟明教授和沈易教授。

04

面向MEMS陀螺仪的事件驱动应用需求针对常开功耗与唤醒时间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占空比自动寻优突发模式锁相环的常开驱动接口电路。

通过基于bang-bang控制的自动动态占空比调节,实现1.5µW的常开功耗、2.8ms的唤醒时间和-40-85°C的宽温域的稳定工作,打破国际上常开功耗与唤醒时间指标记录,并首次实现了宽温度范围鲁棒的常开模式。

博士后王凌报告论文

博士后王凌与硕士研究生张锦文现场演示论文

文章题目为A 3-Axis MEMS Gyroscope with 2.8ms Wake-Up Time Enabled by a 1.5µW Always-On Drive Loop。作为第一篇文章报告并在Demo Session 2分会场进行了现场展示,该文章第一学生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张锦文,朱樟明教授为通信作者之一。该工作获得了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支持。

责编: 集小微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 #ISSCC#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盛凯教授团队论文被高性能计算领域国际顶级会议ICS 2025录用

  • 西电大:香港理工大学王钻开院士来校作“界面场匹配理论及能源应用”专题报告

  • 西电郝跃院士团队常晶晶教授等人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机械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取得新进展

  • 中国科大四项芯片设计成果亮相ISSCC 2025

  • 中国科大四项芯片设计成果亮相ISSCC 202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模拟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发表4篇 ISSCC 2025论文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3859文章总数
5490.4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电视面板供需进入弱平衡态 Q2整体价格或呈现平缓运行态势

    10小时前

  • 配套第8.6代AMOLED项目 梅塞尔气体项目落户合肥新站

    10小时前

  • 传京东方内部讨论投资冠捷科技 并考虑收购海外显示器品牌

    10小时前

  • DSP芯片厂商创成微破产清算 债权人需及时申报债权

    10小时前

  • 瑞丰光电: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10小时前

最新资讯
  • DSP芯片厂商创成微破产清算 债权人需及时申报债权

    10小时前

  • 中芯国际赵海军: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一季度产能利用率饱满

    21小时前

  • 从“服务者”到“共建者”:爱德万测试30年与中国半导体的双向赋能

    05-09 07:17

  • 联发科技供应商年会 与供应链伙伴携手建构未来AI世界

    50分钟前

  • 錼创砸6.1亿元设大陆子公司 强化在地制造拓展市场

    50分钟前

  • 联发科供应商大会热身 抢AI运算商机

    50分钟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