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Victor Veliadis:关税是成熟制程竞争之道,但贸易壁垒将加强中国决心

作者: 陈兴华 03-21 19:04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成熟制程# #关税#
5.1w

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就中国制造的传统芯片(亦称成熟制程芯片)举行听证会,可能将对来自中国的传统芯片加征更多关税。此举源于去年12月23日,前拜登政府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起301条款调查,审查中国将传统半导体作为主导地位的目标以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此前,美国已于今年1月1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多晶硅加征50%关税。

PowerAmerica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Victor Veliadis

对于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加征关税的核心目的,PowerAmerica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IC50全球半导体专家委员会会员)Victor Veliadis在接受集微网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迈向这样一个时代:每个国家或地区(如欧盟)都将拥有自己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而美国正试图建立包括成熟半导体在内的所有半导体弹性。因此,相关关税将被征收,每个地区进口芯片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对这一政策可能的预期和相关影响方面,Victor Veliadis指出,“由于来自外国竞争的成本考虑不会成为障碍,(美国)供应链的独立性和弹性将达到预期效果。其结果将是半导体价格更加昂贵,因为从全球采购所节省的成本将不复存在。鉴于出口将因关税和管制而受到限制,这也意味着每个国家/地区将主要为自己的需求而生产。”

此前,依据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报告,44%受访美国企业无法确认其产品是否采用中国制造的芯片,38%确认含有中国芯片,17%确定不含。不过,中国制造芯片在整体芯片价值占比虽低,仅约1.3%,却有66%企业产品含有或可能含有至少一颗产自中国的芯片。对此,有分析称,美国政府并不打算仅仅只针对直接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成熟制程芯片加征关税,可能还计划对于进口到美国的采用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终端产品加征关税。

Victor Veliadis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促进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但在价格上很难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竞争,因此鉴于直接对芯片征收关税比较容易而征收关税,同时这将扩展到含有外国芯片的产品。“未来,所有产品都必须有很高的美国零部件含量,芯片可能是特别针对的目标,并将延伸到相关的终端产品。”

“最终,外国总部公司在美国销售的唯一途径是在美国运营工厂,如三星和台积电在美国建设的晶圆厂。”他补充道。

早在去年12月23日,前拜登政府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发起301条款调查,如今交由特朗普政府推进。基于该调查结果,特朗普政府可能将进一步对中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此前在2月中旬,特朗普就曾表示,美国可能会对汽车、半导体和药品进口征收约25%(或以上)的关税,以及最早于4月2日宣布这一消息。

从过往经验可知,美国启动301调查做为先行机制,实则为后续管制手段建立基础。就此次成熟制程芯片调查而言,行业分析指出,考量成熟制程芯片的广泛应用,以及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报告揭露美企供应链掌握度不足等情况,未来政策可能要求相关企业自主管理供应商、披露供应资讯,甚至限制特定企业交易,而《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的运用或将成为判断美国对中国实施更深入管制的重要指标。

对于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开展的成熟制程管制措施方式,Victor Veliadis向集微网指出,很难猜测特朗普的决定,因为他不太容易预测。但这其中也有明确的战略,即限制中国最新节点芯片的生产能力,因为这些芯片可用于军事系统;限制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成熟芯片,以提振那些没有关税就无法竞争的美国制造商。

他还称,“成熟芯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所有地区都拥有制造成熟芯片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归根结底还是成本问题。不过,由于美国制造业成本更高,关税就是竞争之道。”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欲通过课征关税方式保护美国芯片产业,但中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成熟制程芯片数量少,多以终端产品形式进入美国市场,而且个别产品的芯片用量与价值均不高,对其课征关税效益有限。分散且隐性的供应结构让单纯援引301条款调查后续的关税措施,难以达到实质管制效果,这反而突显美国针对中国半导体的行动是在延续科技战,以及于技术与产业发展上的竞争。

另据《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第5949条规定,2027年12月起,美国将禁止采购含有特定中国企业芯片的产品与服务。对此,有分析称,此禁令实施时点反映美国在成熟制程芯片管制中的战略考量。美国选择在2027年底实施采购禁令,不仅为产业扩充预留缓冲期,也为美国本土及盟友产能建置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但从供给面看,全球成熟制程产能扩充进度不如预期。美国欲实施更严格管制,至少须先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因而在供应链转移与产能到位前将采取渐进式管制,2027年或将成为美国芯片制裁政策进入执行阶段的分水岭。

对于美国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管制是否要到2027年才会执行落地,Victor Veliadis指出,美国需要时间来建立成熟芯片的产能,以填补停止从亚洲进口所留下的空白。“我认为,循序渐进是务实的,因为不可能在一天之内提升美国成熟半导体的基础设施。”

目前,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已经建立起较良好的产业基础,包括技术能力、产能规模和价格优势。数据显示,到2025年第四季度,中国的晶圆代工厂在全球成熟芯片产量的占比将达28%,预计2027年将进一步扩大到39%。这也引发了全球关注和欧美的部分竞争担忧。

对此,Victor Veliadis向集微网表示,中国和大多数半导体生产国拥有生产成熟芯片的设备、晶圆厂和技术诀窍,而且拥有完整的成熟半供应链。美国将通过关税限制来自世界各地的成熟芯片进口,以保护/发展自己成熟的半导体产业,并拥有供应链弹性。但主要影响将是成熟芯片成本的提高,因为几十年来全球供应链的效率将不复存在。

“对于美国而言,至少一开始的成本会更高。至于中国,除非找到其他国内或国外客户来弥补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出口损失,否则将是供过于求。”他补充道。

毫无疑问,一旦特朗普政府对产自中国的传统芯片加征更多关税,将进一步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自主化、国产化以及拓展其它国家市场等方面加速发展。而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下,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会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需求凸显,国内产业链企业国产化率提升意愿较强,而这将给国内半导体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Victor Veliadis进一步称,“美国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将加强中国人的决心,促使中国能够在最新节点和其他地方竞争所需的设备和工艺发展。中国拥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队伍、资金充足,以及强大的半导体背景,填补相关技术和知识空白并取得进步只是时间问题。”

(注:文中受访内容属于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属公司看法。)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成熟制程# #关税#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美国将在7月底或8月1日公布半导体关税税率

  • 美国再揭新一波关税 马来西亚25%南非30%老挝40%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LG电子第二季度利润暴跌近50%

  • 中国台湾成熟制程 不跟着拼量

  • 特朗普拟对进口芯片加征25%关税,引发全行业抵制

  • 日月光:全球都会受到关税影响 但产业会找到出路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陈兴华

微信:1121040800

邮箱:chenxh@ijiwei.com

微信:1121040800 邮箱:chenxh@ijiwei.com 浩渺无极,芯潮澎湃。


1328文章总数
4362.4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芯链”全球!集微全球半导体分析师大会洞见产业未来

    22小时前

  • SVRI CEO Eric Bouche:中国在半导体制造中整合人工智能具有独特优势

    07-09 11:05

  • 共探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新纵深”,微电子校企合作论坛融通未来

    07-06 21:26

  • 2026年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增长10.0%突破5万亿日元

    07-05 23:06

  • 路维光电高世代高精度光掩膜项目奠基,总投资20亿

    07-05 22:46

最新资讯
  • 一周动态:上海深圳发布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政策;Manus回应裁员传闻:自身经营效率考量(7月4日-10日)

    30分钟前

  • 新思科技:从芯片到系统,AI如何重构工程设计

    39分钟前

  • 海光C86新一代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首发

    44分钟前

  • 美国关税政策未明 马来西亚芯片公司暂缓投资计划

    1小时前

  • 俄罗斯工程师盗窃28nm芯片技术,被判三年

    1小时前

  • 崭新技术解决验证痛点 | 芯华章向新验证技术研讨会圆满举办

    3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