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 促进自动驾驶行稳致远

作者: 集小微 04-18 21:21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新华网 #自动驾驶# #创新# #法规#
9268

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鼓励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不仅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合法上路提供了法规依据,还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发展。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显示,驾驶自动化从L0到L5按6级划分:L0级为驾驶员驾驶,L1、L2级为人类驾驶员主导,系统辅助;从L3级开始,车辆控制权逐渐交由自动驾驶系统,L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L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条例》所称的自动驾驶汽车,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包括按照国家标准具备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即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

《条例》的基本思路是建立规范化的自动驾驶汽车管理体系,确保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应用与安全保障之间的有机平衡,助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创新及上路通行活动的有序、平稳发展。《条例》确立了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构建以安全为保障、分步有序推进产业发展的监管机制,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在技术创新和试点应用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潜在风险。

建立并进一步完善跨部门协同与规范化管理体系

《条例》通过明确的管理职责分工和系统化的流程设计,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创新、测试、运营及推广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框架。根据《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跨部门协作。这一机制的设立旨在避免职能重叠或管理空白,确保各项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推动政策资源的整合与协同运作。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北京市能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促进技术的长远发展。

此外,《条例》第四章在上路通行管理方面提出了完整的制度设计,贯穿了从技术验证、场景应用到实际运营的全过程管理,体现了包容审慎与规范化管理的监管理念。该章节明确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从道路测试到示范应用再到试点应用的逐步推进路径,确保了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可控性。《条例》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七条详细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创新应用场景和测试、应用活动的分阶段审批流程,确保了自动驾驶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科学推进。尤其是在第二十四条中,《条例》要求企业申请开展道路测试活动时,必须严格履行申请、论证、区域确认等程序,并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核准下,依法领取临时行驶车号牌。通过这种层层审批和严格监管,《条例》有效避免了自动驾驶技术在技术尚未成熟时贸然推向市场的风险,确保了技术的逐步验证与规范发展,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多维度的法律保障,确保了企业在推动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始终遵守安全法规并承担相应责任。

多维度加强安全保障

《条例》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安全功能要求。第三十五条规定,自动驾驶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以下能力:功能安全保障、预期功能安全保障、网络安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软件升级管理及风险与突发事件管理。企业还需加强产品测试和安全评估,建立用户告知机制,并对产品质量及生产一致性负主体责任。

在运营安全方面,第三十六条强调了道路应用试点主体需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运营安全管理制度,配备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对车辆、人员、网络等运营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控,同时加强对运营车辆的日常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安全和运行安全管理要求的符合性。

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方面,第三十八条要求相关企业严格遵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潜在的网络攻击。第三十九条则明确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具体包括:收集与车辆行驶及交通安全相关的数据、评估数据安全风险、对数据实施分类分级保护、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对重要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向市网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交评估报告,同时为车辆所有人和管理者提供查询车辆运行数据的途径。

《条例》第四十二条还特别强调了保险服务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重要性。该条款要求,所有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道路应用试点活动的主体都应依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承运人责任险以及其他补充商业保险,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有足够的经济保障。此外,《条例》鼓励保险机构根据自动驾驶汽车的独特性,自主开发或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适应自动驾驶汽车特点的保险产品,为自动驾驶汽车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全面的保险服务。这一规定不仅为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营提供了额外的风险保障,也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满足了新兴技术领域的需求。

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第四十条要求市经济和信息化、公安、交通、网信、政务和数据、应急等部门加强自动驾驶汽车风险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对相关企业风险与突发事件应对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最后,第四十一条规范了自动驾驶汽车在测绘活动中的应用,要求依法取得相应测绘资质或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方可进行测绘活动,保障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止未授权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活动。这些规定共同构建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保障体系,旨在保障技术发展与网络数据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权益,防范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交通事故处理与应急处置的规范化

《条例》对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处理作出明确规定,体现了对规范化管理的重视。第三十一条界定了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方法: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调查和处理,事故当事人需采取安全措施并及时报告。对于轻微事故且当事人无争议的情况,允许自行协商解决,这不仅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也强化了对事故责任的追踪和认定。同时,第三十二条强调,自动驾驶汽车企业需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工作,按规定提交事故过程信息或事故分析报告,以确保责任认定的公平性和准确性。第三十三条对突发情况下驾驶人或安全员的应急措施作出了规定,要求驾驶人或安全员在车辆出现故障或驶出允许通行区域时,采取人工接管等紧急措施,降低事故风险。上述规定共同构建了一个清晰的责任体系,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进行责任判定和妥当处理,从而维护了社会公平和法律秩序,保障了公众利益。

《条例》通过细致的规范化管理与审慎的立法设计,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条例》在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同时,从产品安全、运营监管、网络数据保护等多个维度筑牢了安全底线,也为其他地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立法提供了借鉴。随着《条例》的落地实施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改进,自动驾驶汽车将在安全可控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内有序健康发展,并将成为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整体向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交通体系迈进。

责编: 集小微
来源:新华网 #自动驾驶# #创新# #法规#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马斯克确认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 未来五年继续领导特斯拉

  • 马斯克:特斯拉6月底将在得州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试验

  • 特斯拉拟在今年发布“无需人工监管”的FSD版本,或成关键增长引擎

  • 喜报!艾为电子程教授接受“上海市劳动模范”表彰

  • 特斯拉:坚持视觉处理方案

  • 工信部: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 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4044文章总数
5979.2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台积电回应美国半导体关税调查,已由亚利桑那子公司提交意见书

    14小时前

  • 台积电回应美国半导体关税调查 投资1650亿建厂计划

    14小时前

  • “创新积分制”2.0版将出,科技金融政策再升级

    14小时前

  • 猜一猜这款3nm机型里藏有几颗艾为芯?

    15小时前

  • 富创精密财务总监离职 业绩疲弱股价承压

    14小时前

最新资讯
  • 超20份上市公司细分赛道报告发布!2025集微投资峰会7月在沪举行

    13分钟前

  • 韩国拟讨论制定增强显示器产业特别法案,或豁免每周52小时工作制

    26分钟前

  • 中荷外交部长同意就半导体技术等多领域合作保持密切沟通

    52分钟前

  • 范式升级——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引领的跨越之路

    1小时前

  • Cadence携手台积公司,推出经过其 A16 和 N2P 工艺技术认证的设计解决方案,推动 AI 和 3D-IC 芯片设计发展

    2小时前

  • 美国司法部对谷歌和Character.AI的协议交易展开反垄断调查

    2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