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产晶圆代工领域的两大“明星企业”——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正式亮相,且对二季度财务指引和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展望,引发行业关注。
与此同时,进入5月,面板大厂加大控产力度,下调稼动率以稳定价格,预计5月面板价格进入平稳运行状态。虽然受外部环境扰动,终端市场需求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但国内面板企业已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行业平稳运行。
国产晶圆代工双雄保持定力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实现销售收入再创新高达2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4%,毛利率环比大致持平,经营利润为3.9571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2,766.6%,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9.6%。
对于二季度财务指引,中芯国际给出的收入指引为环比下降4%到6%,毛利率指引为18%到20%。该公司认为下半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会提升应变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最主要还是保持定力,做好本业,做好当下。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公司已经看到各行业,包括工业与汽车领域触底反弹的积极信号,产业链本地化转换也继续走强,更多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关税政策出台后,中芯国际进行内部测算,并与供应商、国内外客户做了深入交流,政府也与工业界密切沟通,结论是实际对行业的直接影响非常小,“影响小过一个百分点”。
不过,针对二季度的业绩指引,赵海军解释称,公司正积极采取降本增效举措,以缓冲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然而,由于二季度设备折旧持续增加,导致毛利率预期较一季度有所降低。
另一家国产晶圆代工龙头华虹半导体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单季毛利率为9.2%,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对于Q2业绩指引,华虹预计销售收入约在5.5亿美元至5.7亿美元之间,毛利率约在7%至9%之间。
华虹总裁兼执行董事白鹏博士表示,市场方面,下游需求与竞争格局亦基本延续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走势。但随着近期国际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变化,整个半导体行业在客户需求、采购成本、产业链格局等方面都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当此变局,华虹半导体将坚守自身定力,持续加快有效产能扩张,增强研发能力,积极开拓市场机遇,深化降本增效,精益管理可能出现的供应链扰动,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提升业绩。
面板行业进入平稳运行态势
与此同时,进入5月,国内面板大厂前期策略性备货促使品牌商库存水位渐涨,导致后期备货积极性不足,需求延续4月转冷态势。面板供应商在五一假期加大控产力度,下调稼动率以稳定价格,预计5月面板价格进入平稳运行状态。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虽然终端市场需求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但国内面板企业已做好充分准备,将通过动态调节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多元化布局等组合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确保行业平稳运行。
从二季度来看,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行业整体承压,但中国面板龙头企业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定力。
京东方在近期投资者交流中透露,得益于良好的终端需求,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自2025年1月起全面上涨并延续至3月;进入二季度,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以旧换新”等政策边际效益递减,LCD TV面板采购需求预计逐步降温,产品价格保持稳定。LCD IT方面,MNT面板价格有望保持温和上涨态势,NB面板价格整体保持稳定。
产能方面,LCD行业平均稼动率自2024年11月开始回升,2025年一季度,行业平均稼动率逐步提升,并持续保持在80%以上。进入二季度,随行业需求的回落,京东方预计面板厂将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并坚持“按需生产”。
与此同时,行业整合步伐加快,京东方对收购彩虹股份8.6代线股权持开放态度,TCL科技则已完成对LGD广州工厂的收购,这些动作都将进一步优化产业格局。TrendForce预计,今年京东方、TCL华星和惠科三大中国厂商的液晶面板全球市占率将提升至66%。这种集中度的提升,既反映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吉利汽车拟全资合并极氪科技
除此之外,极氪开启私有化进程引发行业关注。本周吉利控股集团发文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已发行的全部股份。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股权,若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其实现完全合并。此举旨在深化《台州宣言》战略落地,聚焦汽车主业,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减少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根据规划,合并后吉利旗下各品牌将保持独立定位与差异化发展路径。吉利汽车旗下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为全球主流品牌。各品牌在扩大细分市场份额的同时寻求协同发展,在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与服务、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强化协同,提高技术创新实力,激发规模效应。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整合技术优势,提高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持续创造长期价值,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集团。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