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进展

作者: 集小微 06-05 20:56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太阳能# #电池# #西安交大#
4076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26.7%的认证效率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光伏技术,然而,其产业化进程受困于模组器件效率低,寿命短的瓶颈。n-i-p结构的太阳能电池中,SnO2是常用的电子传输层(ETL)材料,但其存在多种缺陷,如氧空位、悬挂羟基和未配位的Sn4+等,对载流子传输产生负面影响。SnO层缺陷还会诱导钙钛矿薄膜缺陷形成,进而影响其薄膜结晶形态和器件耐老化性能。SnO2/钙钛矿界面的缺陷问题在大面积制备时会被进一步放大。如何“缝合”这一关键界面,是近年来大面积模组器件制备急于攻克的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王栋东教授联合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董化、吴朝新教授以及香港城市大学任广禹(Alex K.-Y. Jen)院士,提出双向化学键合“缝合”策略增强SnO2/钙钛矿埋底界面稳定性的思路,发现天然L-瓜氨酸分子(CIT)分子中氨酸基团(-COOH、-NH₂)和脲基基团(-NH-CO-NH₂),对SnO2和钙钛矿层具有差异化相互作用,利用这一特征,将L-瓜氨酸引入SnO2电子传输层中,成功在SnO2和钙钛矿间构建了一层稳固的“分子桥”。氨酸基团端(-COOH、-NH2)通过强配位作用锚定SnO2,钝化氧空位缺陷,提升了导电率和电子迁移率,优化能级排列;脲基基团(-NH-CO-NH2)端通过弱配位键和氢键钝化钙钛矿中的Pb2+和I-缺陷,抑制非光学活性δ相和过量PbI生成。

这种“双向化学键分子桥"机制使活性面积为0.07065 cm²的小面积器件实现了25.95%的高效率。未封装器件在常温常湿环境中1000小时后保持初始效率94.85%。同时,在连续光照800小时后,仍保持90.47%的初始性能。在空气环境下采用无反溶剂狭缝涂布技术,制备出23.26cm2的微型组件(8子电池串联),效率可达22.70%,为当前报道的狭缝涂布工艺最高值之一。

上述研究成果近期以《L-瓜氨酸作为分子桥调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埋底界面以实现高效率和优异稳定性》(Employment of L-Citrulline as an Effective Molecular Bridge for Regulating the Buried Interface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Stability)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化学学院博士生郝超博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许若尧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王栋东、董化、吴朝新教授和任广禹(Alex K.-Y. Jen)院士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375218, 62275213)及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YBGY-301)的资助,论文的计算及测试表征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分析测试共享中心以及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和西安计算中心提供的支持。

王栋东,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机发光材料、OLED器件物理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工作。

责编: 集小微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太阳能# #电池# #西安交大#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西安交大研究团队在锂-二氧化碳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斥资1000亿韩元,三星SDI升级匈牙利电池工厂

  • 英诺赛科顶部冷却En-FCLGA封装产品将彻底改变太阳能和储能应用

  • 大连理工大学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瓶颈

  • 新型可降解太阳能电池有望助力农业数字化

  • 中国科学家推动“人工树叶”研发取得新进展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4564文章总数
7509.9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传富士康数百中国大陆工程师撤离印度iPhone工厂

    2小时前

  • 诺思微指控大股东违法处置员工持股平台股权

    3小时前

  • 中国科大在类脑智能神经形态器件领域取得新进展

    21小时前

  • 中国科大高功率密度电源芯片与W波段接收机芯片亮相VLSI 2025

    21小时前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集体导模共振手性激光器研发取得进展

    21小时前

最新资讯
  • 陈立武采取激进策略,传英特尔取消内部玻璃基板项目

    1小时前

  • Cadence证实:美国已解除对华EDA出口限制

    2小时前

  • 荣耀高管称期待与苹果“同台竞技” 回应上市等话题

    2小时前

  • 比亚迪Q2交付纯电动汽车近60.7万辆 连续第三个季度超越特斯拉

    2小时前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TWS市场销量将同比增长3%

    2小时前

  • 三星晶圆代工厂欲争夺英伟达2nm GPU订单

    2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