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2026半导体投资年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赵世玺、侯廷政团队合作在高熵正极材料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作者: 集小微 06-10 17:08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清华大学 #清华#
1.6w

6月9日,高熵概念的兴起为突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的性能瓶颈提供了全新机遇,由于其化学组分的复杂性,现有研究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高熵效应从动力学角度调控电化学行为的物理机制尚未明确,二是难以高效准确地建立含短程有序(SRO)结构的原子尺度机理模型。

图1.高熵材料的迟滞迁移效应及SRO精准模拟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赵世玺、助理教授侯廷政团队在高熵材料的迟滞迁移效应及SRO原子尺度建模和机理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在长循环过程中由于过渡金属离子不可逆迁移,导致结构无序化和严重的电压衰减,针对此类问题,研究团队与华盛顿大学教授曹国忠合作,通过结合离子型和共价型元素的高熵成分设计显著改善了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电压保持能力和能量输出。研究揭示了“迟滞迁移效应”,即高熵策略通过同时增强配位氧周围电荷密度以及Mn 3d-O 2p轨道杂化来提高过渡金属离子的面内、面外以及连续迁移能垒,从而有效延缓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的结构无序化、过渡金属还原以及晶胞体积膨胀等退化过程。此外,研究还证实了该策略的通用性,展示了高熵设计在延长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和提升能量密度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以“具有可忽略电压衰减的高熵富锂层状正极的迟滞迁移效应”(High-entropy Li-richlayered cathodes with negligible voltage decay through migration retardation effect)为题,于5月24日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级博士生周抒予和2022级硕士生廖俊洪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赵世玺和曹国忠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侯廷政。

图2.高熵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离子-共价性协同增强机制

理解无序岩盐型高熵材料(HE-DRX)中的SRO现象对材料成分与结构设计至关重要。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伦正言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关键描述符的SROS算法(Short-Range Order Swapping, SROS),为高熵无机非金属材料SRO结构模拟难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的解决思路。

相较于特殊准随机结构方法和基于团簇展开的蒙特卡洛方法等传统建模方法,SROS算法通过特征选择和贝叶斯优化实现了高精度、低成本的高熵无机非金属材料短程有序结构建模和机理研究,将含有多种元素(n)的SRO模型数学复杂度从O(n2)减小到O(n)。该方法在显著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保持了高精度,例如四元材料体系的理论模型与中子对分布函数实验数据的拟合误差(Rw)可达到6.49%。

基于SROS算法,研究团队通过进一步热力学计算分析证明了高构型熵可以抑制SRO并增强锂离子扩散动力学,从而提高正极容量和倍率性能。此外,熵稳定效应可以抑制HE-DRX的晶格畸变,使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更小。研究团队进一步将SROS方法扩展应用到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材料建模中,证明了该方法在其他涵盖无序和短程有序特征的晶体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图3.SROS算法及其在高熵无序岩盐型正极中的应用

相关研究成果以“高熵无序岩盐型正极中短程有序的模拟”(Modeling short-range order in high-entropy cation disordered Rocksalt-type cathodes)为题,于6月6日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廖俊洪为论文第一作者,侯廷政、赵世玺和伦正言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周抒予等。

系列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深圳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的支持。

责编: 集小微
来源:清华大学 #清华#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为稀土穿上“能量转换外衣”

  • 清华团队新发现:AI大模型看“块头”更要看“密度”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茂松团队提出“密度法则”揭示大模型高效化发展内在趋势

  • 清华大学化学系张韶光团队提出磷中心以单电子和双电子途径活化卤代烃新策略

  • 清华大学物理系于浦课题组合作在反铁磁极化金属关联物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 清华大学刘碧录团队开发一种无离聚物近零间隙催化剂桥接膜电极制氢器件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7473文章总数
17458.2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明起停牌!思瑞浦筹划购买奥拉股份股权

    13小时前

  • 阿里巴巴财报电话会:3年内AI泡沫不太会存在

    13小时前

  • 电子科技大学围绕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核心技术开展系统攻关

    14小时前

  • 百度新设两个大模型研发部,直接向李彦宏汇报

    14小时前

  • 上海交大张礼知团队发文报道铑单原子配位环境调控促进反向氢溢流和电化学还原脱氯

    14小时前

最新资讯
  • 强强联合!宏泰科技与ADI携手推动精密信号测量领域创新

    5小时前

  • Tower半导体AI时代的工艺三重奏:硅光、微显示和电源管理

    27分钟前

  • 北汽蓝谷60亿元再融资项目获批注册,将发力智驾技术及车型

    27分钟前

  • 国产存储硬核破局!长鑫存储 DDR5 登顶性能高地

    5小时前

  • 以高能效比筑基,炬芯科技斩获“2025年度潜力AI技术公司”奖

    37分钟前

  • 长城汽车计划在欧洲建立首家汽车工厂 目标年产30万辆

    41分钟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