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厦大科研人员破解深紫外线LED应用难题

作者: 2302 2013-03-22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新华网 #紫外线# #科研人员# #厦大#
3443

  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康俊勇教授研究组下的课题小组通过在高铝组分氮化物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LED)表面覆盖一层超薄铝膜,从而破解了 制约这一发光器件得以更广泛应用的“光抽取效率”关键难题,为未来此类器件在医疗、环保、军事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开启新的方法和思路。日前,这一研究成果 刊登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涵盖自然科学所有领域的在线开放刊物《科学报道》上。

  所谓深紫外线,是指波长短于280纳米的紫外线。这种光源可在水及空气净化、疾病治疗、信息技术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但长期以来,受限于高铝组 分氮化物本征特性和制备工艺,从发光二极管抽取深紫外线的效率非常低,这也就意味着,电转化为可用光的部分很少,造成了“光能”的流失,大大制约了深紫外 线发光二极管的更广泛应用。

  经过几年攻关,课题小组副教授黄凯与博士生高娜等成员借用一个超薄铝膜破解了这一难题:当课题组在一个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表面镀上一层仅有5纳 米的超薄铝膜时发现,这层铝膜不但没有像传统镜子一样将器件发出的光更多地反射回去,反而巧妙地将器件向侧面射出的光收集起来,穿过铝膜层,神奇地从正面 射出,实现了光抽取效率的提高。(李静 马跃华)

责编:
来源:新华网 #紫外线# #科研人员# #厦大#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快快网络”杯2025年厦门大学电子设计竞赛颁奖典礼顺利举办

  • 厦门大学AI时代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

  • 人民日报报道厦大电子学院黄文财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 清华厦大等提出“无限长上下文”技术,100万大海捞针全绿,LlamaQwenMiniCPM都能上分

  • 集邦咨询:UV LED多元应用开创商机 2015-2020年复合成长率达34%

  • 突破半导体工艺极限?美科研人员实现1nm制程工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2302

微信:

邮箱:2302@gmail.com


14.2w文章总数
2433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爱立信起诉苹果:要求在美国禁售iPhone

    2015-02-28

  • 展讯:西班牙MWC抢单,台湾办事处挖角变高调挖人

    2015-02-28

  • MWC:最佳智能机入围名单;小米成为2014年中国最大智能机厂

    2015-02-28

  • iOS 8.2 正式版下周发布,iOS 8.3 还有两个测试版

    2015-02-28

  • 中移动:TD-LTE已与FDD-LTE发展处同一水平

    2015-02-28

最新资讯
  • 科瑞技术拟出售中山科瑞100%股权,北鼎股份1.56亿元接盘

    18分钟前

  • 2025中国前道设备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 2025集微半导体大会

    29分钟前

  • 富信科技:Micro TEC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

    33分钟前

  • 低功耗芯片厂商Ambiq Micro启动美股IPO:拟筹资8500万美元,获Arm等力挺

    36分钟前

  • 瑞浦兰钧上半年预计营收93亿元-98亿元,同比预增22.4%至29%

    40分钟前

  • 厦钨新能上半年营收为75.3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7.76%

    46分钟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