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芯版图】价格每年下降二到三成将逼近硅成本,GaN蛰伏15年迎爆发

作者: 赵碧莹 2020-02-24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纳微# #GaN# #芯版图# #芯视野#
3.5w

(文/小北)小米10亮相即成为新晋“带货王”,带火GaN(氮化镓)充电器、WiFi6等配置的同时也将推动行业的硬件升级。

GaN优势明显,芯片设计难度重重

正如雷军所言,GaN作为一种新半导体材料,给充电器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效果。

“GaN器件可以实现比硅器件快100倍的开关速度。硅半导体器件向前推进可以实现200K开关频率,而以纳微GaN产品为例,单管已经可以实现20M的开关频率。被小米10 Pro充电器采用的纳微半导体65W氮化GaN方案,开关频率仅设计在500K左右,是传统硅器件的6-7倍的速度,但其优点已经非常显著了。”纳微(Navitas)中国区总经理查莹杰在接受集微网记者采访时解读GaN优势背后的原因。

不过,高频化也带来众多挑战。

查莹杰表示,过去十几年中,大家对氮化镓的印象是器件可靠性不是特别好。这是对器件的一个误解,器件本身已经非常可靠,而是高频化会对周围电路要求更为苛刻,例如带来很多噪声、干扰的问题。

换而言之,驱动、控制和保护GaN这样的高速器件成为行业的挑战,从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纳微成为了全球第一家GaN功率IC公司。纳微采用GaN工艺做驱动、保护、逻辑控制、电平转换电路,并将这些关键的数字和模拟电路与GaN功率器件单片集成,这样寄生参数大幅下降,实现高频化的可靠性,系统问题得以解除。此外,对于工程师而言,使用更为简单,通过数字信号就可以进行控制,这是纳微非常独特的技术,我们在该领域拥有超过40项专利。”查莹杰补充道。

据介绍,对于GaN IC而言,设计难度是最大的。用GaN做功率器件常见,但利用GaN做小信号器件却极少见。在GaN的元件库中,小信号方面非常匮乏。纳微有一支很大的团队,在过去5年时间专注于用GaN做逻辑控制电路等。

GaN历经多年磨练,迎来春天

小米带货、雷军打call,纳微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 IC企业、GaN企业之一。其实,纳微成立于2014年,在GaN领域已深耕数年。

查莹杰表示,GaN从IR做第一个功率器件到现在已历时15年以上,而2018年后GaN器件才真正进入一个大批量量产的过程。目前GaN功率器件玩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IR“基因”的初创公司,另一类是功率半导体巨头们,不过每一家在技术路线上都有明显的差异,且每一家都在走尝试性路线。

USB PD快充是纳微专注的市场之一。相比硅半导体方面,GaN方案在体积、效率等方面优势明显。据查莹杰介绍,在价格方面,由于GaN器件的量还没有起来,所以价格是传统硅器件的2倍以上,但是可以预见在未来的2-3年,GaN器件价格将以每年20%-30%下降,因此会迅速逼近硅器件的成本,这也是GaN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关键节点。

查莹杰也指出,在消费领域纳微GaN产品优势已得以体现,去年累计出货量实现150万颗。随着GaN器件在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领域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GaN器件今年在消费市场总体出货量会在1500-2000万颗。

发力四大领域,全面替代硅仍需时间

USB PD快充之外,纳微还瞄准了服务器电源、数据中心电源、5G基站电源市场。

查莹杰指出,这三大领域的共同特点是,需要省电、效率需提升、功率等级不是很大,而这恰符合GaN工作的范畴。

目前可以看到GaN器件在逐渐替代传统硅器件。不过,查莹杰认为,短期内GaN不会广泛替代以上四大领域外的硅产品,主要受成本、生态等因素限制。

查莹杰以USB PD快充生态建设为例,他指出,功率芯片高频化带来新的设计挑战,例如磁芯、控制器是否具备了高频能力。纳微与2016年开始与安森美、TI等合作,致力于“定制化”的器件,并于2018~2019年实现量产;还与日立等在高频磁芯方面合作。这是一个生态建立的过程,生态的建立需要很长的时间。

此外,查莹杰也指出GaN器件的功率密度也需要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可以坚信的是,GaN器件功率密度会有很快的提升。

据介绍,纳微在芯片集成度上进一步加强,2020年纳微将发布最新的、更高集成度的芯片。除了现有产品以外,纳微也在为中大功率做一些准备,例如服务器电源、数据中心电源产品,芯片已经开发完毕,会在封装上进行多元化的设计。

封装设计,也是纳微中国将重点布局的方向。

查莹杰表示,纳微全球有70多位员工,中国有20位,其中深圳以前端客户支持为主、杭州负责平台化的设计支持、上海负责华东地区的销售。中国现有团队以外,纳微将增加封装设计、芯片设计、下一代应用平台设计的员工。

(校对/范蓉)

责编: 赵碧莹
来源:爱集微 #纳微# #GaN# #芯版图# #芯视野#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MACOM提前接管Wolfspeed晶圆厂,专注提升GaN-on-SiC产能

  • 中科院微电子所在GaN外延位错传导载流子及其导致功率电子器件可靠性退化机制取得重要进展

  • 微电子所在GaN外延位错传导载流子及其导致功率电子器件可靠性退化机制取得重要进展

  • 苹果的“下一个iPhone”在哪里?造车梦碎,AI迟缓

  • 台积电拟停产GaN产线 将转型发展先进封装业务

  • 从High-NA到Hyper-NA,ASML光刻技术如何突破物理极限?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赵碧莹

微信:18519396200

邮箱:zhaoby@ijiwei.com

聚焦本土IC新闻,追踪政策风向、观察项目进展


828文章总数
544.9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政策申报风向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升级之路,制造业单项冠军申报全解析

    04-04 10:28

  • 华天科技亮相SEMICON China2025,展示多元封装技术

    03-28 17:17

  • 金海通邀您共赴SEMICON China 2025

    03-21 07:50

  • 政策申报风向标|申报窗口期将至!“小巨人”申报与跃迁密码攻略

    03-20 22:00

  • 第七批“小巨人”申报来袭,爱集微助您锁定成功!

    03-04 11:55

最新资讯
  • 长鑫存储、紫光同创、中兴、国芯科技、君正、华大九天等携产品展示,聚焦 IC 设计与应用创新

    2小时前

  • Counterpoint预测:2025年全球纯半导体代工收入增长17%

    2小时前

  • TCL华星为联想新机供应可折叠OLED显示屏

    2小时前

  • 盛美上海宣布对其用于先进芯片制造领域的Ultra C wb湿法清洗设备进行重大升级

    2小时前

  • 问界M8纯电版预售72小时小订量达15000台

    3小时前

  • 光库科技拟收购安捷讯控制权

    3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