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特斯拉后悔“提纯”,4D毫米波雷达离上车还有多远?

作者: 黄仁贵 2023-02-27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雷达# #毫米波#
4.4w

自动驾驶作为一项新事物,受到了产业链的广泛追捧,但实用性也颇受争议,特斯拉也在质疑声中汽车销量屡创新高。作为纯视觉技术路线的推动者,特斯拉一直拒用激光雷达;2021年5月,马斯克官宣摒弃毫米波雷达;2022年10月,超声波雷达也被特斯拉移除,马斯克曾认为,自动驾驶只需要视觉就能满足需求。

不过近期特斯拉被证实将重启搭载雷达,日前海外博主公开的特斯拉HW4.0硬件拆解信息中,出现了一项名为Phoenix的高精度雷达接口,引发了市场对“雷达回归特斯拉”的热议,带动了国内产业链对4D毫米波雷达的广泛关注。

特斯拉重启雷达方案

早在2021年1月,就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希望选用4D毫米波雷达,不过随之而来的是,4D毫米波雷达未见踪影,而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先后被弃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正如马斯克所希望的走向纯视觉技术路线。

与特斯拉不同的是,行业对纯视觉技术路线多持谨慎态度,无论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公司,多感知融合方案始终是市场主流,某激光雷达公司内部人士向笔者表示,“特斯拉不用雷达主要是要降低成本。自动驾驶对安全事故零容忍,视觉技术还是存在硬伤的,光线不好的时候出现看不清的情况;光线好也需要强大的AI技术才能做识别分析,技术门槛高,目前还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多感知的超融合方案可以利用不同感知技术的优势,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视觉技术“提纯”之后,特斯拉车辆失控致死致伤事故并未减少,其中近期潮州、温州、美国加州车辆失控事件备受关注,其自动驾驶能力再次受到质疑,特斯拉也于近期发起车辆召回,同时,美国相关部门对特斯拉开展的自动驾驶相关调查至今仍在持续进行。

就在这当口,特斯拉重新启用雷达的技术方案再次得到确认。

2月16日,推特博主Greetheonly公开了特斯拉HW 4.0硬件拆解分析,推测“Phoenix”新增选项预计将接入Arbe的4D毫米波雷达Phoenix,其同时猜测,该雷达或将搭载于特斯拉Model X等量产车型上。

而此前马斯克就是否使用雷达的回应也为此次重启雷达埋下伏笔,其曾表示,如果雷达分标率足够高,那么效果会比纯视觉效果更好。启用Phoenix,特斯拉似乎找到了更高分辨率的雷达方案。

为何是4D毫米波雷达?

目前的超融合感知方案中,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是常见的感知技术,4D毫米波雷达以及红外热成像仍处于研究阶段。

“成本是影响自动驾驶应用普及的重要因素,车企能接受的自动驾驶方案普遍成本要求只有几千块钱,但是现在很难做到。”某自动驾驶公司市场负责人透露。

据了解,目前激光雷达价格普遍仍较高,2022年出货量位列行业前茅的禾赛科技,其IPO招股书显示,量产使得其激光雷达平均单价快速下降,已从2019年的1.74万美元降至2022年的3100美元(合约人民币2.16万元)。目前激光雷达价格又有明显下降,如览沃科技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浩界HAP,官方标价为7999元/台,不过距离主机厂可接受价格范围仍有较大差距。

而根据近期供应链消息,未大规模量产情况下,4D毫米波雷达单价范围为1000元-2000元,从成本上说,较激光雷达有明显的优势。

某毫米波雷达企业内部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性能的提升是特斯拉选用4D毫米波雷达的真正原因,“4D毫米波雷达既有传统毫米波雷达全天候工作的特性,还具有激光雷达的功能,可以识别静止障碍物和高度信息,可以跟摄像头信息进行比对、融合,提高自动驾驶的感知能力,从长远看,随着技术的提升,4D毫米波雷达是替代激光雷达的理想方案。”

据了解,特斯拉计划上车的4D毫米波雷达理论线束可达48线,通过AI算法对点云进行分析运算,不使用成本更高的激光雷达,也可获取更多维度环境信息,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

距离量产上车还有多远

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各有优劣,寻找一种可替代方案不仅是特斯拉在目标,也是其他主机厂的追求,但4D毫米波雷达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成熟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点云成像能力,据行业人士透露,2022年的4D毫米波雷达仅等效于8线及以下的激光雷达效果,目前也仅大致提升至等效16线激光雷达的效果,而目前激光雷达普遍在128线,两者的差距仍较大,4D毫米波雷达短期内无法替代激光雷达。

据了解,目前4D毫米波雷达上车主要是融合进原有的超融合案中,如用于前向感知,而对自动驾驶方案商来说,每增加一种感知方案,技术难度就增加一个量级,出错的概率也会加大,据某激光雷达企业人士介绍,主机厂不会轻易去选用包括4D毫米波雷达在内的新技术,“不过会做尝试。”

根据中信证券统计,目前有采用4D毫米波雷达的车型极少,仅有飞凡R7(全系搭载)、纯电版深蓝SL03(选配)等少数中高端车型有搭载,其中飞凡R7采用的是采埃孚的方案,后者为森思泰克的产品。另外长城汽车的无人物流小车也有采用傲酷的4D毫米波雷达方案。由于目前已搭载车型的出货量有限,未能带动4D毫米波雷达规模化装车,如飞凡R7,根据新车交强险购买数据,1月仅售出210辆,4D毫米波雷达合计上车仅420台。

另据供应链消息,搭载4D毫米波雷达的特斯拉车型,预计要到明年底才会量产。重要的是,目前4D毫米波雷达供应链并不完善,且技术仍在持续推陈出新,而4D毫米波雷达芯片也成为部分企业发力车规级市场的重要重码。

中信证券同时对4D毫米波雷达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其分析认为,4D前向雷达单价有望从2022年的1500元/台降至2030年的662元/台;市场规模方面,折中预测今年国内可达到2亿元,预计到2030年达到146.1亿元。

不过芯片仍是影响4D毫米波雷达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目前供应商主要有恩智浦(如:S32R45/S32R294)、德州仪器(如:AWR1642/AWR2243)、赛灵思(如:Zynq UltraScale+ RFSoC)、Arbe(如:RFIC/Phoenix芯片组)、英飞凌(如:RXS816xPL/RXS8156PLA)等,为降低开发门槛及成本,行业期望未来能够采用通用芯片。

就国内来看,目前涉及4D毫米波雷达的企业主要有华为、森思泰克、威孚高科、联合光电、保隆科技、华域汽车、欧菲光、经纬恒润、盛路通信、木牛科技、承泰科技、安智杰、楚航科技、苏州毫米波、几何伙伴、雷科防务等企业,其中,华为已于2021年推出相关产品;威孚高科已取得干线物流定点项目,目前处于市场导入阶段;保隆科技预计明年一季度量产;华域汽车也实现了小批量供货;雷科防务初步完成研发,尚未量产;联合光电、欧菲光等仍处于研发阶段。

笔者同时注意到,国内企业目前主要基于国际公司的芯片方案进行开发,如经纬恒润、威孚高科均与Arbe合作,另有业内人士透露,华为或为德州仪器方案。

(校对/占旭亮)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雷达# #毫米波#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天津大学太赫兹雷达芯片入选“芯片奥林匹克”ISSCC亮点论文

  • 中国光子毫米波雷达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 佛瑞亚海拉2023年订单量近110亿欧元,涵盖Smart Lights、77 GHz雷达等

  • 机构预测2024年5G智能手机市场:Top3格局不变,5G毫米波发展

  • 直击股东大会|雷科防务: 五大业务持续推进 芯片开发步步为营

  • 蔚来资本、小米领投,赛恩领动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黄仁贵

微信:ren378087210

邮箱:huangrg@ijiwei.com

邀您一起关注汽车电子,关注智驾未来!


6110文章总数
26.4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传丰田汽车欲收购哪吒汽车,加速电动化进程

    15小时前

  •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将在年底投入试运行

    16小时前

  • 乘联分会:4月零售汽车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

    16小时前

  • 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排名:士兰微第六,比亚迪首进前十

    16小时前

  • 今飞凯达:本轮关税调整对公司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

    17小时前

最新资讯
  • 特斯拉拟在今年发布“无需人工监管”的FSD版本,或成关键增长引擎

    4小时前

  • 比尔·盖茨:对中国技术封锁起相反效果

    4小时前

  • 中美关税博弈暂时趋缓,苹果供应链分散布局将减速

    5小时前

  • 传日产汽车计划再裁员1万人,正重新考虑核心投资

    5小时前

  • 总规模300亿的湖州市产业母基金发布,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领域

    6小时前

  • 苹果拟提高新款iPhone售价,并避免将涨价归因加征关税

    5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