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这位光谷人入选!

来源:中国光谷 #华中科技大学#
1.1w

7月1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23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入选者名单,33岁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阳等入选。

自1999年以来,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都会选出一批35岁以下来自科技领域最具创新性与影响力的青年领袖,组成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简称“TR35”)名单。2017年,DeepTech联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TR35评选正式落地中国。


在最新一批入选者中,既有来自清华大学、纽约大学等高校的青年教师,也有来自Open AI、月之暗面Kimi等科技企业的工作者……有勇于探索未知科学边界、挑战科技极限的“先锋者”;有勇于创业逐梦、追求价值革新的“创业家”;有致力于科技向善、构建美好社会的“人文关怀者”;有以独特视角重塑经典技术的“远见者”;还有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引领未来产品和技术的“发明家”。

主办方表示,这些科技青年们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在技术落地、社会责任、产学研融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表现出色。他们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更是社会的建设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期待更多中国青年登上国际舞台,展示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入选理由:研发世界首个百毫瓦级别高功率硅基集成掺铒放大器,为实现低噪声激光器芯片、小型化光子雷达和量子应用提供了关键基础。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激光器是塑造现代互联网、光通信、相干传感技术的重要发明之一,它们的微型化将为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带来小尺寸、低功耗、阵列化、稳定性高等一系列巨大优势。然而,高性能的掺铒光源芯片仍是一个技术空白。

刘阳与团队一起开发了世界首个高功率光子集成电路铒波导放大器(EDWA,Er-Doped Waveguide Amplifier),输出功率创下了纪录(超过145毫瓦),比已报道的器件提高2个数量级。并且,在输出功率、增益、噪声系数上同时接近了商用EDFA的性能。

通过充分利用铒掺杂材料的独特性质,将其无缝集成到硅基光子芯片中,可以在紧凑、高效、可扩展的方式下保证高速数据传输速度和高信号质量。该研究使全集成的下一代硅基有源光子芯片成为可能,为下一代光通讯、激光雷达、集成微波光子系统等应用领域提供了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基础。

为展示EDWA技术的巨大潜力,刘阳及团队与美国诺基亚贝尔实验室合作,成功地将掺铒波导放大器应用于先进的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首次实现了16×1.6Tb/s的相干传输。

最近,他们利用EDWA作为核心增益介质,成功实现了硅基集成掺铒激光器,接近光纤激光器的相干性。这种新型集成放大器、激光器正在被团队用于激光雷达、微波光子雷达等系统应用中。

该技术在电信、数据中心、微型化激光光源和量子计算等多领域均具有应用潜力。目前,许多国际知名工业公司迫切希望将该技术整合到相关产品中。

来源:中国光谷

责编: 爱集微
来源:中国光谷 #华中科技大学#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