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曾双双团队在纳米图案化加工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作者: 集小微 04-16 17:13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HUST集成电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3877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曾双双教授团队联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Tian Tian教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Chih-Jen Shih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材料的纳米图案化新方法。该研究成果于2025年4月11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题为《利用分子束全息光刻技术实现复杂三维表面的直接纳米图案化与自对准超晶格结构的构建》(Direct nanopatterning of complex 3D surfaces and self-aligned superlattices via molecular-beam holographic lithography),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传统光刻技术通常依赖光刻胶模板,并需通过刻蚀或剥离工艺完成图案转移,工艺流程复杂,且在多材料体系中常受材料兼容性限制。部分现有的直接图案化方法虽简化了流程,但在构建复杂结构或实现高精度对准方面仍存在挑战。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分子束莫尔干涉效应的全新图案化策略,即 “分子束全息光刻技术”。该方法无需使用光刻胶,可对任意可蒸发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和有机半导体等)直接形成高分辨率纳米图案,并可适用于复杂三维表面和超晶格结构的构建。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精确控制材料束流穿过纳米掩膜时的投影角度,使其在衬底上形成类似于干涉光刻中相干激光束干涉的图案,实现高精度自对准与纳米结构控制。

图1. 分子束全息光刻工作示意图

通过控制沉积过程中的倾斜角度,从不同角度穿过掩膜结构的分子束可以形成一维沉积叠加,获得如下图所示的莫尔图案。

图2. 一维沉积叠加获得的莫尔图案

通过对沉积过程中倾斜角度和旋转角度的协同调节,结合我们自主开发的计算光刻算法,可以形成二维沉积叠加获得下述的复杂三维表面。

图3. 二维沉积叠加获得的复杂三维表面

此外,利用分子束全息光刻的自对准特性,我们成功实现了多种材料图案的自对准叠加,从而构建了从二元到五元的超晶格结构,关键尺寸和图案叠加精度分别达到约50纳米和2纳米的量级。

图4. 不同材料沉积形成的自对准超晶格结构

该工艺有望大幅拓展材料组合的边界,为在任意基底上实现具有平移对称性的复杂超结构的高通量制备提供可能,进而推动新兴纳米成像、传感、催化与光电子器件的发展。

责编: 集小微
来源:HUST集成电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华中科技大学在类生机器嗅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刊发华中科技大学团队超凝胶传感器最新成果

  • 华中科技大学肖人彬:群体智能的四个发展阶段

  • 【两会建言】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冯丹:支持共建“算法-数据-存储”联合实验室

  •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在忆阻存算一体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 华中科技大学缪向水/李祎团队在忆阻存算一体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3909文章总数
5564.9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中企主导编制的无人机感知避障国际标准发布

    43分钟前

  • 中山大学 王玺钧副教授等在6G图像语义通信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52分钟前

  • 中山大学许适溥副教授团队在Small发表基于二维电导的压力传感器研究

    53分钟前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研制出自组装三弛豫-反铁电纳米复合电介质 实现宽温域储能新突破

    55分钟前

  • 电子科技大学在Advanced Materials报道一种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嵌入型多孔PtCoV纳米合金催化剂

    57分钟前

最新资讯
  • 【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0.68%,本田中国4月销量同比大跌30.08%

    8分钟前

  • 英国收购委员会延长高通对Alphawave收购要约截止日期至5月27日

    15分钟前

  • 匠岭科技完成数亿元融资,突破半导体高端量测瓶颈

    11小时前

  • 中企主导编制的无人机感知避障国际标准发布

    43分钟前

  • 中山大学 王玺钧副教授等在6G图像语义通信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52分钟前

  • 中山大学许适溥副教授团队在Small发表基于二维电导的压力传感器研究

    53分钟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