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DeepSeek获17家国产AI芯片企业力挺;雷军:和同事讨论提升小米汽车产能新方法;比亚迪“天闪计划”曝光

来源:爱集微 #芯片#
1880

1、DeepSeek获17家国产AI芯片企业力挺,携手推动AI应用

2、雷军:和同事讨论提升小米汽车产能新方法

3、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发布,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4、【两会“芯”观察】四川:推动比亚迪半导体产业化等项目竣工投产

5、北京重点工程计划发布,北电集成、京东方、盛吉盛等半导体项目上榜

6、比亚迪“天闪计划”曝光,或先在4S店展示


1、DeepSeek获17家国产AI芯片企业力挺,携手推动AI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7日,已有17家国产芯片企业相继宣布适配或上架DeepSeek模型服务,分别为华为昇腾、沐曦、天数智芯、摩尔线程、海光信息、壁仞科技、太初元碁、云天励飞、燧原科技、昆仑芯、灵汐科技、鲲云科技、希姆计算、算能、清微智能、芯动力、龙芯中科等。

适配DeepSeek模型后,国产AI芯片能够充分发挥其计算优势,显著提升模型的运行效率和应用效果。云天励飞就表示,与DeepSeek模型适配后,DeepEdge10系列芯片与加速卡可为模型运行提供强大硬件支撑,将进一步推动DeepSeek在各类边缘硬件和场景的应用。

据悉,1月28日,深度探索DeepSeek发布,在世界产生巨大反响,DeepSeek在知识问答、长文本处理、代码生成和数学能力等方面达到全球顶尖水平,实现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面壁智能首席科学家刘知远表示:“DeepSeek出圈,很好地证明了我们的竞争优势:通过有限资源的极致高效利用,实现以少胜多。中国与美国在AI领域的差距正在缩小。”

2、雷军:和同事讨论提升小米汽车产能新方法

2月7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上发文称,我在汽车工厂的研发中心,窗外就是涂装车间。 今天我和制造同学们会认真讨论,在确保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产!

此前雷军在直播时表示,小米SU7的交付量已经超过15万辆。而小米汽车2024年最终交付量超13.5万辆。这意味着1月份小米SU7的交付量已经超过1.5万辆。

小米SU7是小米集团跨界造车后推出的首款车型,去年3月底上市,并于次月正式交付。交付后的第二个月中旬,小米SU7完成了第10000辆新车的交付。在过去的一年里,小米汽车仅凭SU7一款车型,全年交付超过13万辆,提前完成了最初设定的年度目标。而对于2025年,小米汽车定下了30万辆的交付目标。

另外,雷军近日宣布,小米SU7 Ultra将于本月底正式亮相。同时,雷军还透露了小米SU7 Ultra的全年销量目标为1万台。对于SU7 Ultra81.49万元的预售价,雷军表示虽然价格不菲,但凭借十分厚道的配置,预订开启仅10分钟,便小订了3680台,其中还有10%是女性车主。

3、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发布,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2月5日,广东省重磅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 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了到 2025 年初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届时,广东省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升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大幅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在重点任务方面,首先是全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突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攻克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集成电路自主可控水平,为电子信息产业筑牢根基。同时,大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引领产业未来发展潮流。此外,积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上,加大对科研机构、高校的支持力度,培育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并且,注重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该计划还特别提到,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加快华润微、方正微、粤芯、增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爬坡”,补齐集成电路制造、先进封测等短板,大力发展材料及装备产业,谋划建设光芯片产业创新平台,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深入实施“广东强芯”重大科技工程,在关键材料、器件、软件、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4、【两会“芯”观察】四川:推动比亚迪半导体产业化等项目竣工投产

2025年1月20日,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施小琳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工作,其中提到: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矢量光场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速成形,川藏铁路、高端航空装备、精准医学、超高清视频等国家创新中心产出重要成果,2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统筹20亿元实施6个重大科技专项,54个产业链攻关项目加快推进。“四川造”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研制出首款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发射入轨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确认第一个超级宇宙线加速源,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获批国家I类新药4个。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等服务模式,组建省级中试研发公司,布局建设20家行业领域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07亿元、增长33.6%,新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新一代智慧机场运行控制系统等22个重大成果在川转化。推进“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构建跨区域协同推进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把六大优势产业打造为万亿级产业,抢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25条产业新赛道,启动建设芯片、机器人、无人机等3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前瞻布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户。实施“智改数转”行动计划,建成运行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新增上云企业近4万户,建成智能工厂270余家、数字化车间1200余个。成都入选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为引领的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省算力总规模达到15EFlops,长虹云帆等34个大模型成功发布,成都获批国家数据标注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5年工作安排,提出:

加快实施京东方第8.6代柔性显示生产线、四川时代动力电池基地、万华化学产业园二期等在建产业项目,推动比亚迪半导体产业化、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

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突出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医药健康等“15+N”重点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强链延链补链,促进高水平发展。强化资源省级统筹和高效配置,精准绘制产业图谱,找准细分赛道和主攻方向,瞄准招引一批、落地投建一批、培育建强一批企业。持续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力争2027年建成6个万亿级产业。加快发展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重要引擎。实施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发展核医疗产业,培育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补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短板,发展壮大超高清视频产业。实施科技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先手棋”计划,抢先布局原子级制造产业,发展6G、量子科技、具身智能、脑科学和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等产业。加强“三江”水电基地风电光伏开发和送出电力线路建设,支持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就地布局“绿电+算力+产业”园区。加快云端网一体推进、存算电协同布局,支持工业园区等率先发展绿色微电网,高效运行并持续迭代升级全省统一的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产业链评价体系,动态评估发展态势。鼓励跨区域配置资源共同“做大蛋糕”,制定完善财税激励、利益共享等相关政策。

5、北京重点工程计划发布,北电集成、京东方、盛吉盛等半导体项目上榜

近日,2025年北京“3个100”市重点工程计划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发布。今年北京将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其中,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包括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项目22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3项、未来产业项目15项、现代服务业项目34项、文旅融合发展项目6项。

上榜的半导体项目包括:DRAM存储器技术示范线项目、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光电子芯片及器件制造基地项目、盛吉盛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产业化基地建设(二期) 项目等。

6、比亚迪“天闪计划”曝光,或先在4S店展示

近日,有博主爆料,比亚迪正在筹备“天闪计划”。据悉,该计划与超级快充有关,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规划。

消息称,比亚迪4S店会率先展示该充电技术,目前4S店已经打款完毕,准备建设1000kw的充电机,液冷充电桩支持双枪充电,单枪最高800kw,另外配有225度储能柜。之后,4S店以外的地方也会陆续开展充电站建设。

早在2024年11月,就有网友曝光了比亚迪的“天闪计划”,该网友当时表示,“天闪计划”与电池快充技术、节能技术、电机热利用相关,冬天能耗能够得到极大改善。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芯片#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