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IC设计公司被台积电暂停发货;英特尔大裁员持续;曝富士康有意收购日产;传格罗方德前CEO或接任英特尔CEO

来源:爱集微 #汇总#
6153

1、受新禁令影响,又一批IC设计公司被台积电暂停发货

2、传格罗方德前CEO Caulfield或接任英特尔CEO

3、英特尔大裁员持续:两年全球减员2.3万人,加州园区宣布再裁58人

4、美国会拟在政府设备上禁用DeepSeek 外交部批评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5、与本田谈判破裂后,曝富士康有意收购日产

6、联发科CEO蔡力行:美国关税威胁影响可控,AI市场前景乐观

7、机构:iPhone 15成为2024年全球最畅销智能手机


1、受新禁令影响,又一批IC设计公司被台积电暂停发货

近日,台积电向一大批中国大陆的 IC 设计公司发出正式通知:从 2025 年 1 月 31 日起,若16/14 纳米及以下的相关产品未在 BIS 白名单中的 “approved OSAT” 进行封装,且台积电未收到来自该封装厂的认证签署副本,这些的产品发货将被暂停。

approved  OSAT(图右)

集微网向多家受到影响的大陆 IC 设计公司求证,多位公司高管均表示消息属实。不少公司表示,目前的确需要将规定内的芯片转至美国 approved 封装厂做封装。对于那些事先已有该封装厂账号的公司而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那些没有账号的公司,则面临着严重影响交货时间的困境。

另外,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大陆 IC 设计公司还被要求将部分敏感订单的流片、生产、封装和测试全部外包,并且IC设计公司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不能进行干预。这一系列要求无疑给大陆 IC 设计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台积电此次的动作来看,其正进一步积极配合美国 BIS 严查中国先进制程白手套。过去,部分大陆企业可能通过一些较为隐蔽的方式,在先进制程芯片领域进行研发和生产,而如今,台积电这一发货限制举措,使得大陆先进制程芯片的生产和封装环节变得更加透明。美国 BIS 通过这样的手段,试图全方位监控大陆先进制程芯片的发展动态,一旦发现任何可能突破其限制范围的情况,便会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这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技术保密性和发展自主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

回溯此前,美国在一月份发布了最新出口管制禁令,此次台积电的动作显然与之紧密相关。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进行围追堵截,不断升级出口管制措施,试图从各个环节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从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到将众多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美国的一系列操作严重破坏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与合作。

此次台积电暂停发货事件,对大陆 IC 设计公司乃至整个半导体产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短期内,相关公司的生产计划被打乱,交货时间延迟,不仅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还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寻找新的封装解决方案,调整供应链布局。

从长期来看,这一事件也将倒逼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加快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的步伐。一方面,大陆晶圆厂、封装测试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芯片设计公司也将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先进的芯片设计技术,减少对国外先进制程和封装的依赖。

此外,大陆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推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和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也将在困境中砥砺前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向着实现半导体产业自主、安全、可控的目标迈进。

2、传格罗方德前CEO Caulfield或接任英特尔CEO

据报道,GlobalFoundries(格罗方德,GF)管理层的变动引发了猜测,市场认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Thomas Caulfield可能会接掌英特尔或英特尔代工部门。

Thomas Caulfield于周三(2月5日)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他的继任者是现任首席运营官Tim Breen。格罗方德发布新闻稿称,经过严格的继任计划流程,其董事会已任命Thomas Caulfield博士为执行董事长,Tim Breen为首席执行官,Niels Anderskouv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这些任命将于2025年4月28日生效。

消息称,Thomas Caulfield似乎具备接掌英特尔代工部门的合适背景:在领导格罗方德进行IPO之前,他在IBM和GE的半导体制造领域担任过多个职位。从他的简历来看,设计经验并不明显,他的学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

英特尔最高职位在2024年12月空缺,显然董事会已对Pat Gelsinger扭转局面的能力失去信心。该公司在制造方面面临成败关键时刻,结果取决于其即将推出的18A和14A节点的商业成功。

3、英特尔大裁员持续:两年全球减员2.3万人,加州园区宣布再裁58人

英特尔继续裁员,作为其去年宣布的大规模成本削减措施的一部分,目前尚不清楚裁员何时会结束。英特尔最近披露计划在3月底前在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福尔瑟姆的园区再裁减58个职位,这使自2023年1月以来该园区失去的工作岗位超过1000个。

自2022年底以来,英特尔全球员工人数减少23000名,其中包括2024年裁减的约16000个岗位。

福尔瑟姆的裁员是英特尔为在2025年削减100亿美元成本所做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2024年11月,公司宣布将出售其福尔瑟姆房地产并回租部分空间,进一步表明其缩减规模。英特尔曾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的员工队伍,到2024年底报告有108900名员工——基本上回到了2018年的就业水平,尽管其年度收入减少了180亿美元。

裁员正值英特尔努力在半导体行业中重新获得竞争优势之际,该公司面临收入下降、市场份额缩水以及执行其转型战略的挑战。2024年,英特尔收入531亿美元,低于前一年的542亿美元,其股价在一年内暴跌60%。

尽管进行了裁员和成本削减措施,英特尔的前景仍不明朗。公司仍在寻找新任CEO,以接替2024年12月离职的基辛格。最新消息称,格罗方德前CEO Caulfield或接任英特尔CEO。

虽然英特尔一直在减少员工奖金,但仍继续提供一些财务支持,特别是在以色列,那里的员工获得了0.8个月薪水的年度奖金——显著低于往年,但在财务紧张时期发放奖金仍属罕见。公司还在2024年花费了9亿美元用于重组,这表明其转型努力所涉及的高昂成本。

4、美国会拟在政府设备上禁用DeepSeek 外交部批评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北京时间2月6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会议员计划在周四推出一项法案,禁止在政府拥有的设备上使用DeepSeek的聊天机器人应用,理由是该应用可能向其他国家提供用户信息,引发了新的安全担忧。

这项法案由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众议员达林·拉胡德(Darin LaHood)和新泽西州民主党众议员乔希·戈特海默(Josh Gottheimer)起草。这一举措让人不禁想起美国国会此前为在政府设备上禁用TikTok所采取的策略。

戈特海默表示:“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防止我们的政府信息被他人获取,这想都不用想。”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也传出将禁止或限制使用DeepSeek的消息。针对此事,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今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从未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法手段采集或存储数据。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同时也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截至发稿,DeepSeek尚未就此置评。(凤凰网科技)

5、与本田谈判破裂后,曝富士康有意收购日产

2月5日,日产汽车已决定撤回与本田就经营统合达成的基本协议书(MOU)。双方曾就采用控股公司方式进行协商,但在统合比例等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本田曾提出让日产成为其子公司的方案,但由于日产内部出现强烈反对,最终决定中止协商。

事实上,这一交易始终不被市场看好,日产汽车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曾表示,日产汽车寻求与本田汽车达成协议,这表明前者处于“恐慌模式,”“这是绝望之举,”“这不是一项务实的交易,因为坦率地说,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

就在日产终止与本田合并后,市场传出消息称,日产汽车对于与富士康等新的合作伙伴合作持开放态度。

早在2024年末,富士康就表达了对日产的收购意向,但这一邀约被本田威胁——如果日产与富士康合作,本田与日产的合作将归零。

回顾过往发现,富士康对造车情有独钟,其董事长刘扬伟很久以前就将电动汽车视为未来富士康的重要新收入来源。他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2025年之前确保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5%份额,实现1万亿元新台币(合305亿美元)的收入,并将公司的毛利率提高到10%。

富士康和中国台湾汽车制造商裕隆汽车于2024年开始在本土市场交付n7,该公司还在中国台湾推出了电动巴士,在美国推出了电动拖拉机,同时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旗下品牌包括标致、雪铁龙、吉普和菲亚特)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即便如此,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富士康的表现并无亮点,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在苹果造车期间,富士康欲复刻手机代工模式,但后来苹果公司放弃造车,无疑打击了富士康的造车计划。

对于收购日产意向,市场分析认为,这不仅能延续富士康的造车梦,还将是其扩大在汽车行业影响力的最快途径,可以获得全球销售渠道和完整的供应链。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电动汽车合资企业首席战略官、鸿海集团电动车执行长关润,曾在日产汽车效力长达33年,曾任日产汽车执行董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高级副总裁等职,在竞选日产CEO失败后跳槽日本电产,后于2023年1月加入富士康。由此,关润或成为富士康收购日产的重要推手,根据市场消息,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已指示关润主动接触日产大股东雷诺,洽谈释出股权可能性。

不过对富士康有意接盘日产的传闻,2月7日,富士康在回应媒体问询时并未给予正面回应,仅表示不予评论。

6、联发科CEO蔡力行:美国关税威胁影响可控,AI市场前景乐观

中国台湾顶级芯片设计公司联发科的首席执行官蔡力行于周五表示,该公司一直在进行模拟,以应对可能对台湾实施的美国关税,但他认为今年的影响将是“可控的”。

中国台湾是全球最大代工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的所在地,台湾的科技企业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兑现其威胁,对进口芯片征收关税的可能性。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抱怨台湾窃取了美国的半导体业务。

特朗普上周表示,他计划对进口芯片、药品和钢铁征收关税,以促使生产商在美国生产这些产品。他尚未给出具体时间表。

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及未来美国对台湾征收关税对联发科的影响时,联发科首席执行官蔡力行表示,这个问题“非常不可预测”。联发科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包括人工智能(AI)明星企业英伟达。

“当然,我们不会坐视不管。我们正在做出自己的假设,进行一些模拟,”他说,但没有提供具体细节。

蔡力行表示,今年的影响将是“可控的”。

“可控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但在我看来,对我们来说2025年是可控的,”他补充道。“变量太多,现在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估计。这非常复杂。”

科技行业还面临来自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 AI的不确定性。

1月27日,DeepSeek AI发布后,全球科技股暴跌——DeepSeek AI的成本显然只有竞争对手模型的一小部分,且需要不那么复杂的芯片,这引发了人们对西方在芯片制造商和数据中心巨额投资的质疑。

但蔡力行表示,他对AI市场仍然非常乐观。

“随着最近的DeepSeek现象级爆火,我们实际上变得更加乐观,”他说。“趋势是民主化AI。它将更多地普及给普通用户。”

7、机构:iPhone 15成为2024年全球最畅销智能手机

2月7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苹果iPhone 15成为2024年全球最畅销的智能手机。苹果和三星继续主导全球畅销手机前十榜单,这也是连续第三年没有其他手机品牌厂商入榜。不过,三星在2024年表现不俗,占据了榜单中的四个席位,相较2023年的三个席位有所提升。

针对苹果的表现,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Karn Chauhan表示:“苹果基础款iPhone 15在2024年主导了全球畅销智能手机榜单,美国和中国市场的销量加起来,几乎占其全球销量的一半。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分别紧随其后,成为第二和第三畅销机型。消费者对Pro版本的偏好显著上升,Pro机型年度销量首次占到iPhone总销量的一半以上。iPhone颇具吸引力的分期付款方案和以旧换新活动,推动了高端化趋势,让更多消费者有能力购买iPhone,尤其是在新兴市场。这一趋势促使更多消费者选择最新款iPhone,帮助苹果首次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品牌前五名。”

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预计具备GenAI功能的智能手机将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手机品牌厂商正将GenAI作为高端产品的核心差异化卖点。2024年,全球畅销前十的智能手机中有五款支持GenAI功能。我们预计2025年这一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汇总#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