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智驾供应链大盘点:自研+外供并行,芯片严重依赖供应商

来源:爱集微 #智驾# #比亚迪# #供应链#
9383

汽车正进入智能化下半场已成为行业共识,除了L1级、L2级辅助驾驶功能,NOA等L3级智驾功能也在加速上车,根据盖世汽车等机构数据,乘用车市场L2级渗透率将由2024年前11个月的52%提升至2025年的65%,NOA渗透率预计将由2024年前11个月的8.7%提升至2025年的超20%。

受市场风向转变影响,车企纷纷加大了旗下车型的智能化换代,其中,比亚迪于2月6日宣布于2月10日晚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将通过天神之眼实现全系车型智驾化。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比亚迪新动作吸引了资本市场对智驾产业链的关注,比亚迪的智驾供应链更是备受青睐。

从电动化王者到智能化后起之秀

谈起比亚迪智驾,大家的印象相对模糊,主要是早期比亚迪对智能化持怀疑态度,甚至到2023年末,从公司董事长到4S店销售人员,都还在宣传“智驾不靠谱,是某些车企的销售手段”,这也让比亚迪的汽车智能化鲜为大众所知。

不过自2024年1月16日的比亚迪梦想日后,比亚迪一改口径,开始宣传“比亚迪智驾技术储备及实力行业领先”,私下场合甚至不乏“行业第一”的说辞,“璇玑”“中央大脑”“天神之眼”等比亚迪智驾专属名词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公众视野。

前述发布会上,比亚迪提出了“未来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以实现在20万元以上车型中提供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选配,30万元以上车型中标配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目标。

事实上,比亚迪对智驾的重视程度虽然曾一度落后于造车新势力,但凭借其庞大体量,2024年其智驾车型的销量并不低,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2024年前11月L2级智驾配套量达120.3万套,断崖式领先于自主品牌中位列第二的理想汽车,也领先于丰田、大众、特斯拉等合资/外资品牌,覆盖宋PLUS DM、元PLUS、唐DM等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梦想日后,比亚迪智驾战略进入频繁调整期,不仅多次调整包括规划院智能驾驶研发中心、天璇团队、天狼团队在内的智驾技术团队,对智能驾驶的装车步伐也大幅提前,根据市场消息,比亚迪取消了梦想日上的选配、标配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全系智驾覆盖”。

行业分析认为,主要是国内友商电动化能力快速补齐之后,销量大涨并对比亚迪形成竞争压力,其中奇瑞、吉利集团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58.36万辆、148.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32.7%、52%,均超过比亚迪同期41.26%的增速,总销量上更是直逼比亚迪,今年1月,吉利国内汽车销量达23.99万辆,超过比亚迪的23.42万辆,成为国内销冠。

另外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吉利、奇瑞、长城、长安等品牌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油耗、售价等关键指标迅速拉平与比亚迪的差距,甚至在部分指标上优于比亚迪,使得比亚迪的电动化优势迅速被缩小乃至持平。

由此,释放智能领域技术无疑是比亚迪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的重磅手段。不仅如此,业内汽车智能化加速也刺激了比亚迪需要迅速调整智驾策略。

2024年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华为车BU独立新公司)加快了对车企的赋能,除了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东风,上汽、广汽等也妥协选择拥抱引望,而引望被行业公认为智能驾驶技术目前全球领先。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智驾车型销量爆发,与其他传统车企一起,对比亚迪形成了围追堵截之势,总体而言,比亚迪“全系智驾覆盖”实为大环境下的战略调整。

地平线或成最大受益方

正如前文所述,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2024年局部智驾上车就实现了L2级配套量国内第一,全系智驾后,将对整个智驾供应链带来积极影响。行业周知,比亚迪一直坚持外供+自研并行的研发战略,智驾也不例外,“全系智驾覆盖”后,哪些零部件将委托给外部供应商?

智能驾驶系统主要由算力、大数据、算法三大要素组成,具体可分拆为算法、智驾域控制器、芯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触控显示屏、线束、制动转向、联网服务等零部件。

其中,智驾芯片是智能驾驶的底座,目前比亚迪已在自研聚焦主力市场的智驾芯片,根据供应链消息,预计为80~100Tops的低算力平台,预计最快今年底流片,明年上半年才能量产上车。由此,短期内比亚迪智驾芯片将由外部企业供应,供应商包括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英伟达、Mobileye、芯驰科技等外部供应商,同时由于部分车型选用华为方案,也会涉及华为智驾芯片(方程豹),卓驭智驾方案同样会推动TI、高通芯片上车比亚迪。

智驾域控方面,则下放给旗下子公司比亚迪电子,根据NE时代新能源数据,2024年12月,比亚迪智驾域控装机量为1.41万套,市场份额为3.1%,位列国内第八。比亚迪重要智驾合作方德赛西威则以14.31万套、31.2%市占率位列第一。智驾全面覆盖后,预计比亚迪电子智驾域控产品出货量将会暴增。

智驾算法方面,比亚迪此前已在积极自研,预计将在中低端车型中实现上车,此外,大疆卓驭科技的智驾算法及方案也是中低端车型的重要选择,而中高端车型预计采用Momenta(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迪派智行)算法+英伟达Orin X芯片方案,方程豹等部分车型则依赖华为算法。此外,比亚迪还在智驾方案上与润光智行(低阶智驾算法)、东软睿驰(比亚迪汉有采用)、福瑞泰克、鉴智机器人等公司有合作。

分析中发现,多家智驾算法或方案公司的芯片方案,选用的是地平线芯片平台。某智驾方案公司高管表示,比亚迪与地平线为深度捆绑关系。结合比亚迪10万元-20万元级主力销量市场推测,地平线或成为比亚迪智驾芯片的主力供应商之一,有望成为“全系智驾覆盖”的最大受益者。

感知传感器方面,比亚迪均具备较强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自供能力,其中,摄像头还具备车规级CMOS传感器自供能力,预计自供摄像头将占据较大比例,部分车型摄像头及相关组件则交由宇瞳光学、舜宇科技、联创电子、联合光电、保隆科技(三目摄像头)、万朗磁塑-晟泰克、中原内配-灵动飞扬(360全景影像系统)、欧菲光等厂商供应。毫米波雷达除了自供,部分产品将来自承泰科技、联合光电、德赛西威、雷科防务、福瑞泰克等;超声波雷达的外部供应商还有伯特利、奥迪威、超声电子、豪恩汽电(此前主供王朝网)、中际旭创-君歌电子等。

激光雷达作为高阶智驾的主要传感器之一,除图达通外,比亚迪供应商囊括了速腾聚创(比亚迪为投资方,合作早,性价比高,预计为主供)、禾赛科技、华为(方程豹车型)三大主流供应商。另据市场消息称,比亚迪有自研中低线束激光雷达计划,最快或于今年底实现上车。

除此之外,HUD方面的供应商预计包括光峰科技、华阳集团、水晶光电等,车载触控也有长信科技、华安鑫创、德赛西威、超声电子等企业提供支持,美格智能、高新兴、有方科技、三六零则在联网及云服务方面提供方案,伯特利、浙江世宝、亚太股份、万朗磁塑-国太阳、隆基机械可为比亚迪的智驾车型提供制动及转向(海豚等部分车型已实现自研上车)支持,高精定位合作方包括觉非科技等。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还在提速自研能力,如电子连接器,在实现电连技术、骄成超声对安费诺、泰科电子进行国产替代的同时,比亚迪自研的电子连接器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实现自供。

信息采集说明:如上供应商信息综合上市公司信披、机构分析、供应链反馈等多种渠道信息整理而成。

(校对/邓秋贤)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智驾# #比亚迪# #供应链#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