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人工智能(AI)模型的崛起被视为为一些中国芯片制造商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国内市场与更强大的美国处理器竞争。
多年来,中国同行一直努力追赶英伟达,试图制造出能够与其产品竞争的高端芯片用于训练模型,这一过程是将数据输入算法,以帮助它们学会做出准确决策。
然而,DeepSeek的模型专注于“推理”,即AI模型产生结论的阶段,优化计算效率,而不是单纯依赖原始处理能力。
分析师表示,这正是该模型有望部分缩小中国制造的AI处理器与英伟达之间差距的原因之一。
近几周来,中国AI芯片制造商,如海光信息、燧原科技、清微智能和摩尔线程,纷纷发表声明称其产品将支持DeepSeek模型。
行业高管现在预测,DeepSeek的开源特性和低费用可能会推动AI的采用和该技术实际应用的发展,帮助中国公司克服美国对其最强大芯片的出口限制。
甚至在DeepSeek爆火之前,中国本土产品就被字节跳动等客户视为更适合计算强度较低的“推理”任务,这是训练后的阶段,涉及训练有素的AI模型进行预测或执行任务,例如通过聊天机器人。
在中国,从汽车制造商到电信提供商的数十家公司已宣布计划将DeepSeek的模型与其产品和运营相结合。
科技研究公司Omdia的首席分析师Lian Jye Su表示,“这一发展与中国AI芯片组供应商的能力非常契合”,“中国AI芯片组在AI训练方面难以与英伟达的GPU(图形处理单元)竞争,但AI推理工作负载更为宽容,并且需要更多本地和行业特定的理解。”
然而,伯恩斯坦分析师Lin Qingyuan表示,尽管中国AI芯片在推理方面具有成本竞争力,但这仅限于中国市场,因为英伟达的芯片即使在推理任务上仍然更优。
尽管美国出口限制禁止英伟达最先进的AI训练芯片进入中国,但该公司仍被允许出售功率较小的训练芯片,供中国客户用于推理任务。
英伟达周四发表博客文章,讨论推理时间如何成为一种新的扩展定律,并认为其芯片对于使DeepSeek和其他“推理”模型更有用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