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系”探微芯联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可对标英伟达技术

来源:爱集微 #探微芯联# #融资#
1.1w

据创新工场消息,北京探微芯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探微芯联”)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麟阁创投领投,水木创投、盛景嘉成、创新工场、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共同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及团队搭建。

探微芯联源自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致力于GPU与GPU间的通信协议和交换芯片的研发,提供整体高速通信解决方案,致力于突破国内芯片通信领域的技术瓶颈。该公司创始人刘学是清华大学类脑计算中心工程研究员、类脑计算中心总工,同时也是中国脑计划异构融合类脑计算平台的类脑服务器集群课题负责人。刘学老师团队推出的全自研ACCLink&ACCSwitch技术,可对标英伟达NVLink&NVSwitch技术。

据悉,ACCLink协议支持多点、多GPU间的低时延无损通信,同时具备可扩展性、缓存一致性及池化能力。该协议可实现50ns协议延时,具备Load/Store/Sync的指令语义,同时具备完整的自研CTX通信语义,并支持字节级对齐和任意地址数据搬移。ACCSwitch交换芯片支持最高4,096个GPU互联,256个GPU组播优化,具备32个高速传输端口并支持双工线速及多级转发。ACCLink&ACCSwitch技术通过提升GPU间的数据传输性能,全面发挥自主芯片算力能力。

创新工场消息指出,探微芯联是国内首家对标英伟达“NVLink&NVSwitch”的互联通信方案提供商。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赵蓉教授结束,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作为类脑计算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在类脑芯片间、GPU与GPU间以及异构芯片通信领域具备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基于超过十年的类脑科研成果及持续正向的研发迭代,由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孵化的探微芯联得以在产品上具备与英伟达竞争的网络通信和并行能力。

在大语言模型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训练庞大的语言模型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而GPU卡间以及服务器间的通信损耗成为一大挑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Scale-Up网络领域的典型技术是PCIe。它很好地解决了以CPU为中心的互联问题。但在大模型训练领域以GPU为中心的互联场景下,PCIe技术存在GPU语义支持冗余问题,且无法实现低延迟、大带宽和强一致性特征。

据悉,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呈现上游算力层和下游应用层两端分散,中间空白的态势。在中间的网络层,特别是Scale-Up网络领域,缺少领军企业,亟需研发共建统一的互联通信技术标准,链接上下游两端,实现不同类型GPU卡间的协同计算。探微芯联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分层设计在不触及GPU计算核心和存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满足合作伙伴全兼容需求,对应的通信算子优化和大模型训练部署方案,使得合作伙伴可以较少代价实现Scale-Up的超节点解决方案。

责编: 赵碧莹
来源:爱集微 #探微芯联# #融资#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