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式生长的DeepSeek正引领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凭借低成本、高性能优势,催动相关玩家竞相入局,深刻影响国际竞争格局和千行百业发展。2月中旬,在陆续完成DeepSeek适配工作后,跃跃欲试的各大厂商站在起跑线前,正面临一个重要抉择:DeepSeek“第二阶段”,是要云服务,还是私有化部署?
另一方面,DeepSeek热潮之下,国产算力如何打破路径依赖,助力大模型蓬勃发展?一体机涌现旺盛生命力的背后,仍需哪些助力?就上述话题,集微网与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超进行相关讨论。
10天60家适配!一体机打响“教育突围战”
人工智能兴起的当下,党政、教育、金融、医疗、交通、制造等行业积极向大模型“靠拢”,带来广阔的细分市场的同时,也面临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挑战。其中,AI大模型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被寄予厚望,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
2025年开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重磅印发,明确要求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而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培养要求,首先就要着手构建相应课程教材体系,进行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吴飞教授指出,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正彻底改变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胜任原本属于人类脑力劳动范畴的部分工作。如何通过多样化的人机协同模式不断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实践性,最终让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发生,成为“智能时代、教育何为”需要直面的重大命题。
“我们自身就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工作,也坚信人工智能将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端有非常迫切的使命感,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人工智能教育,以应对长期变化。”吴超教授强调。
作为全国首批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高校之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教材研究)的浙江大学,尽管凭借“智海平台”在2024年4月顺利入选教育部发布的《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吴飞、吴超两位教授认为远远不够,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难以单打独斗,亟需引入各类资源,多方协作、多方共建。
这一想法与坚持产教融合育人理念的壁仞科技及多家单位不谋而合。2024年7月9日,壁仞科技与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一蓦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教育人创新中心”,进行高校AI+科研型、AI+应用型、AI+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更加深入的研究,私有化部署的轻量级的方案——一体机成为最佳选择。据国内科技媒体报道,10天(2月5日—14日)之内,至少60家企业宣布发布DeepSeek一体机或完成其AI一体机对DeepSeek的适配。其中,由壁仞科技联合中兴通讯、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一蓦科技共同打造的智海AI教育一体机就成功落地浙江大学示范应用,受到师生广泛赞誉。该产品快速实现国产算力与DeepSeek的适配及知识课程、实训课题、智能体等教学工具的设计开发,形成了包含AI通识课、专业课、实践实训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学校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利用AI技术,按下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普及“加速键”。
新的问题随之产生,智海AI教育一体机的成功实现凝结了哪些努力?大模型与算力如何共舞腾飞?
国产芯片公司打造一体机,开箱即用撬动千行百业
春节期间,国产开源模型DeepSeek在全球科技圈引发震荡,在助力国产大模型逐步走向普惠的同时,更为AI应用广泛落地提供技术保障。
2月的第一周,包括燧原、壁仞、沐曦在内的多家芯片厂商官宣适配DeepSeek,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吴飞教授更是难掩喜悦,2月3日公开刊文赞誉DeepSeek“为打破以‘大模型、大数据和大算力’为核心的生成式AI扩展定律天花板带来了无限遐想”——其精彩表现在于对算法、模型和系统等进行的系统级协同创新,是众智和众力相互叠加的成果。
有业内人士表示:“完成DeepSeek适配后,各大厂商出现如何尽快落地产品,以取得先发优势的急迫感。群雄逐鹿的背景下,DeepSeek既催生了云服务的选择,更面临本地私有化部署大模型的需求。目前来看,后者显然更受欢迎,一体机凭借‘开箱即用、操作简便、安全可控’等优势在各行各业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举推动DeepSeek热潮进入第二阶段。”
长期以来,国产厂商在追求算力提升的过程中,往往将重心放在硬件性能的优化上,而忽视构建一个完善的“生态雨林”重要性。这种单一维度的突破,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因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支持而陷入瓶颈。壁仞科技作为一家国产芯片公司,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以智海AI教育一体机为支点,依托壁仞科技高性能GPU,打造了一个软硬一体、全栈优化、异构协同、开源开放的大模型解决方案,构建“硬件-软件-场景”联动的“生态雨林”。这一生态系统的构建,不仅提升了AI应用的开发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为整个AI产业提供了一个共同演进的基础,推动了整个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实现“技术供给”到“需求共生”。
“智海”扬帆,破解教育资源桎梏
智能时代已经来临,高校希望在AI时代培养出怎样的学子?智海AI教育一体机的出现,又将为教育体系变革带来何种变化?
关于首个问题,吴飞教授认为,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人类绝大多数知识装进数字化知识容器中,重构了人类知识版图,成为“知识提供者”,但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其对个体自主思考、判断、学习能力乃至伦理道德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早在2024年6月,浙江大学发布的《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红皮书》就提出,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是由体系化知识、构建式能力、创造性价值和人本型伦理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为先、伦理为本。”吴飞教授说。
除了时代的迫切召唤,AI教育落地还需打破来自师资、平台等方面的桎梏。当前,智海AI教育一体机面向多层级教育机构提供灵活部署方案,可满足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等教育主体的私有化部署需求。产品采用一体化设计,支持开箱即用、即插即学的便捷操作,显著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同时,针对不同规模的教学需求,提供从单机到多机集群的定制化AI教育软硬件解决方案,可根据模型参数及规格灵活配置。数据显示,该产品在浙江大学的实践中,支持100~120名学生同时使用。
此外,为满足AI教育实训实践需要,智海AI教育一体机还打造了高性能推理中心,除支持DeepSeek的核心模型,更兼容多种大模型,满足不同教育场景下的推理需求,有效降低计算资源消耗的同时,以更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AI推理体验。
吴超教授介绍:“智海AI教育一体机开箱即用的特点,非常利于学校的部署和调用。浙大曾做过课程调研,学生对依托智海AI教育一体机开展的通识课评价很高,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也非常便利,极大提升了学生们的满足感。智海AI教育一体机在浙大的示范,为其将来走出浙大,落地更多教育机构打牢基础。”
最后
破局之艰映照发展之进,求变之心更显创新之力。2025年,AI技术的发展注定要大放光彩,大模型的广泛应用与迭代升级,加之壁仞科技在内的算力厂商迅猛崛起,国产算力势必成为场景落地的重要引擎。
更惊喜的变化是,在壁仞科技联合三方共建的智海AI教育一体机上,产业界看到大模型与国产算力的适配、融合的实践“样本”,它不仅为教育公平与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还向着拓宽教育边界,延伸优质资源,实现公平与效率并存的AI教育目标阔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