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将面向计算、存储、网络、应用、绿色、安全等六大重点方向,发掘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
根据算力强基揭榜行动任务榜单,计算方面,攻关智能算力管理、算力加速等技术,提高计算性能与效率。到2026年,研发一套支持万亿参数模型的超大规模训推一体化智算平台,万卡环境下稳定训练时间不低于30天,有效训练时长不低于95%;研发支持至少3种指令集芯片的训推一体机;实现千卡以上异构集群在推理加速领域的突破等。
存储方面,研发多介质存储设备管理、跨域存储资源池协同等技术,实现海量数据可靠与灵活存储。到2026年,打造磁光电融合存储应用示范,实现至少4个东部地区数据流动至西部磁光电存储系统,且数据存储量不少于10PB;集成存储、计算和网络的能力,支持存算网一体化调度,在算力中心资源池落地应用。
网络方面,突破算内网络与算间网络等技术,促进算力资源高速互联。到2026年,完成超高性能DPU芯片研发工作,吞吐能力达到400Gbps,单向流量时延不高于30μs,支持与国内外主流CPU、GPU芯片平台的适配,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兼容,支持数据报文硬件处理逻辑可编程等;实现支持智算集群的易操作、高可靠、可平滑过渡升级的光网络,支持人工智能等关键业务承载。
应用方面,加强算力与行业深度融合,实现多场景便捷用算;到2026年,形成覆盖5个以上全国重点算力枢纽节点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完成3款以上算力芯片适配,聚焦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场景,构建大规模、高性能、弹性调度、高容错的训推一体算力资源池,具备分钟级断点续训能力,支持万卡级别并行训练;支持GPU、FPGA等硬件加速器的虚拟化调度,加速网络处理性能至Tbps以上等。
绿色方面,研发新型制冷、碳排放感知优化等技术,推动算力设施节能降碳。到2026年,液冷整机柜实现100%液冷散热,制冷PUE低于1.15;通过AI能效优化,实现算力中心PUE降低5%以上,支持冷却系统数据采集、标注、治理、存储,具备系统运行异常告警、告警收敛、自动诊断、远程通信、自动控制等功能,支持冷却系统智能化调优、智能化控制的核心能力,并开展不少于5个实际业务场景所提供的AI节能调优案例等。
安全方面,推动智能监测、运维机器人等技术发展,保障算力中心可靠运行。到2026年,实现大型算力中心内智能机器人的多机房、多楼层协同应用部署;机器人巡检任务成功率不低于95%,设备识别准确率达到97%,环境巡检召回率不低于90%;建立大规模集群的智能化运维能力,设备实现跨平台及系统稳定性风险和安全风险识别能力,综合视频识别技术等,结构化告警收敛推送,准确率超过98%等。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对揭榜入围、优胜单位予以支持,推动优秀成果示范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