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Omdia:AI时代,AR眼镜进入百镜大战阶段

作者: Oliver 04-16 15:50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AR#
6321

4月16日,芯原可穿戴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Omdia高级分析师林麟在会议期间发表以“从关键零组件看AI/AR眼镜市场腾飞”为题的主题演讲。

当前业界对AI/AR眼镜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林麟提出明确区分:无屏幕、依赖纯语音交互且内置AI功能的设备定义为“AI眼镜”,而搭载显示模块与光学组件的则归类为“AR眼镜”。两者的共性在于必须集成AI能力(端侧或云端),而早期仅支持蓝牙通话或影音功能的设备被排除在讨论范畴。值得关注的是,即便主打观影功能的AI眼镜,也已普遍搭载基础算力模块,这标志着AI已成为智能眼镜的底层标配。

林麟指出,AR眼镜的历史早于AI眼镜,其发展曾与VR热潮交织。早期品牌方对AR眼镜的期待极高,试图将其定位为“手机替代品”甚至移动办公工具,但受限于重量(普遍超过50克)与光学显示技术不成熟,消费者体验远未达预期。Meta与雷鹏合作的智能眼镜成为行业转折点:通过砍掉显示模块大幅减重,并强化时尚属性,使其在断电后仍可作为普通眼镜佩戴。这一案例验证了“先眼镜后AI/AR”的产品逻辑——基础佩戴体验是市场接纳的前提,功能叠加需以轻量化、美观性为基石。

据林麟提供的Omdia数据,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90万台,2025年将跃升至680万,其中Meta贡献约550万台,中国厂商争夺剩余130万份额。相比之下,AR眼镜年出货量长期徘徊在50万台,主因在于光波导等光学方案良率低、成本高,且彩色显示技术尚未突破。尽管行业进入“百镜大战”阶段,但硬件同质化趋势显著,竞争焦点正转向两大核心:重量与续航,45克被视为消费者容忍阈值,超重产品将迅速被淘汰;大模型能力,硬件趋同下,AI功能的实用性与黏性成为差异化关键。

林麟指出,芯片架构需在性能、成本与续航间寻找平衡。当前方案普遍面临“三者不可兼得”的困境,高性能芯片往往以高功耗为代价。显示技术方面,Micro OLED因中国产能过剩陷入红海竞争,而Micro LED凭借高亮度(超10万尼特)成为户外AR眼镜的首选。JBD等厂商已实现单色Micro LED量产,彩色方案预计2027-2028年突破。

光学方案的迭代缓慢制约AR眼镜发展。Birdbath与Free-form方案适配观影场景,而光波导(尤其是衍射式)成为信息提示类AR的主流选择。然而,几何光波导的二维扩瞳良率不足5%,中国厂商转向衍射光波导,通过紫外纳米压印技术降低成本,但光学效率仍待提升。

林麟表示,当前AI眼镜用户对AI功能的使用频率偏低,多数仅将其作为“高级搜索引擎”。林麟指出,交互反馈机制缺失是核心痛点:无屏设备在响应请求时易导致用户“尬等”,而AR眼镜的显示模块可提供进度提示,显著改善体验。未来竞争将聚焦于大模型能力的场景化深耕,如强化搜索、私人助理、实时导航等,同时需通过用户教育提升功能渗透率。

长期来看,AI与AR眼镜将走向融合,兼具无屏交互与增强显示能力。林麟预测,光学显示技术的突破(如彩色Micro LED)与端侧大模型的成熟将推动市场于2027年后爆发。更深远的意义在于,AI/AR眼镜可能成为下一代程序入口,类似微信小程序平台,卡位价值显著。但行业终局或呈现“赢家通吃”局面,存活品牌或不超过5家,当前供应链的合纵连横(ODM入股光学厂商等)正是为争夺终局席位铺路。

AI/AR眼镜的腾飞已进入倒计时,但赛道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跃进,更在于对消费者本质需求的洞察——从“炫技”回归“基础体验”,从“替代手机”转向“无缝融入生活”。在这场变革中,硬件厂商需死磕重量与光学,软件生态需培育用户习惯,而最终胜出者必将是在技术、设计与场景化能力上实现三重突破的整合者。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AR#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IDC:多家大厂延后新品推出 今年AR/VR出货年减12%明年强弹87%

  • 美媒直指苹果陷创新瓶颈:AI落后中韩对手,下个“iPhone时刻”遥遥无期

  • 拆机XReal Beam Pro:抢滩AR,国产射频登场

  • 法国显示器开发商Aledia斥资2亿美元开设MicroLED显示器生产线

  • TriLite完成超2000万欧元A轮融资,加速用于汽车HUD的投影显示器生产

  • 我国AR设备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近50%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Oliver

微信:Oliver24-

邮箱:wanglf@ijiwei.com

集微咨询分析师,关注半导体制造、芯片设计、物联网等领域。微信:Oliverygood 邮箱wanglf@ijiwei.com


1485文章总数
934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先楫半导体HPM6E8Y,重构机器人关节“芯”范式​

    05-13 14:58

  • 万有引力发布自研芯片 推动机器人/XR空间渲染技术革新

    05-13 14:13

  • 芯驰进军具身智能,发布D9系列最强芯片

    05-13 10:27

  • 中芯国际发布一季度财报 利润同比增长12766.6%

    05-08 18:32

  • TDK慕展深度观察:以材料科学为基,重塑可持续未来技术版图

    05-08 15:37

最新资讯
  • 上海:到2027年5G-A基站超过3万个,智算规模超200Eflops

    14分钟前

  • 黄仁勋举办宴会庆祝Grace Blackwell系统量产,亲送魏哲家上车

    36分钟前

  • 总规模50亿元,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

    49分钟前

  • 小米卢伟冰“剧透”:采用自研玄戒芯片的产品不止手机

    58分钟前

  • 【回应】H20受限后英伟达将向中国推出哪款芯片?黄仁勋最新回应;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新国标意见稿发布,拟于2028年1月1日实施

    3小时前

  • 【挑战】英特尔押注18A制程 能否挑战台积电晶圆代工霸主地位?苹果服务部门面临双重压力:法律竞争下盈利前景堪忧

    3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