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七届“芯力量”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成功举办,四家各具特色的精密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AI)、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硬核项目进行了精彩路演,汇集了来自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精英团队。参与路演的四大项目分别为:高速高频电子模块安全连接一体化方案专家项目,先进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商、全球领先的氢能装备供应商,基于AI控制器的人工智能垂直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下一代非制冷红外探测芯片及模组提供商。在本次路演活动中,四大项目高管分别对创新前沿项目进行了精彩分享与讲解,多家投资机构代表在线上参会并聆听项目分享,与四大项目高管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沟通,并进行热烈讨论,投资人独到的见解和高质量互动掀起会议热潮。
在路演环节,第一个项目“高速高频电子模块安全连接一体化方案专家”来自国光集团唯丞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简称“唯丞精密”)。该公司于2021年1月成立于苏州昆山,创始团队来自外企上市公司,在精密高速、高频电子连接器设计及产品实现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据唯丞精密董事长介绍,公司在高速高频板对板电子连接器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包括浮动板对板。他从技术优势、市场空间、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首先在技术优势及壁垒方面,公司是从产品设计、仿真,再到模具,自动化设计及实现的一体化方案提供商,拥有18项自主专利,其中14项为实用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与行业其它竞品相比,该公司是国内唯一在激光雷达领域L3/L4级别经过上车验证的供应商,全球70%激光厂商均为客户;其次在市场空间方面,中国市场浮动连接器目前占全球市场份额为17.44%,收入也在持续增长,预计2031年将增长到4.7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生产连接器可解决以前85%靠进口国际大厂来满足国内的需求;最后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公司与激光雷达全球TOP2(禾赛科技、速腾聚创)达成战略合作,现已批量交货。拥有区域资源优势,包括长三角完整供应链,完整技术配套服务,可就近服务客户。
第二个项目“先进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商、全球领先的氢能装备供应商”来自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洋科技”)。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是上海临港新片区重点引进的氢能源领域国际型企业。氢洋科技CEO在核心团队、产品矩阵以及技术优势等方面进行了项目介绍。在核心团队方面,公司成员基于英国拉夫堡大学30年氢能技术积累,结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成果,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数13项。公司CEO从事新能源行业20余年,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和广泛的业界资源;公司首席氢能专家为国家“十五”863计划能源领域后续能源主题管理专家、国家“十五”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在产品矩阵方面,公司不局限于氢燃料电池包的研发与制造,同时可解决上游制加氢问题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的适配,致力于通过氢能生活舱、氢能文旅未来舱、氢能无人机、氢能两轮车、氢能船舶动力系统、国内外氢燃料汽车、氢能多尺寸清洁电源、热电联供、分布式电源等多种应用场景的规划及产业布局,打造国内氢燃料电池领先技术的产业化基地,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模式,推进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p><p>在技术优势方面,公司在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以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应用等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其中燃料电池功率覆盖范围为空冷型10W-6kW,液冷型5kW-150kW,和竞品相比,在系统功率、设计寿命、实际寿命、发电效率、海拔适应性、防护等级、系统质量功率密度等方面具备优势。
第三个项目“基于AI控制器的人工智能垂直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来自北京京工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京工汇”)。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AI软件(垂直应用小模型)、硬件(智能控制器、AI一体机/服务器)及垂直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创新公司,致力于成为工业信创领域领先的AI+工业制造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深度挖掘工业大模型潜力,推动中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据京工汇总经理介绍,该公司以纯国产替代的全栈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核心,已完成全栈产品研发,并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取得显著成果。他指出,公司在技术创新、行业经验、核心团队、市场前景等四大方面具备优势。
首先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AI算法与高性能硬件,以AI赋能换道超车,在AI控制器、AI一体机、AI服务器、工业交换机等领域,正申请相关产品及应用场景专利;公司研发纯国产替代解决卡脖子产品方案,正在申请电子部五所的纯国产化认证,符合国家自主可控的战略需求。
在行业经验方面,公司在智慧城市、智慧建造、智慧矿山、智慧产线(汽车零部件)、大模型视觉检测等领域展开合作交流,与中国1100家以上的工业集成商发生过交易,其中PLC、PAC、智能控制器、工业交换机等标准型产品已陆续在京东上架销售。
在核心团队方面,成员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知名院校,以及西门子、东土科技、宁德时代、浙大中控、奇瑞汽车等公司,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和行业经验,与国内985大学开展产学研方面的战略合作。
在市场前景方面,国产工控类业务,2027年替代国外存量与增量市场至少1000亿以上,国产智能控制器换道超车,未来至少带动万亿以上的AI+工业制造领域的市场需求。京工汇通过提供纯国产替代的全栈技术和产品,不仅符合国家自主可控的战略需求,还能在多个领域推动工业4.0的进程。
第四个项目“下一代非制冷红外探测芯片及模组提供商”来自上海量何芯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量何芯感”)。公司于2025年1月成立于上海,团队来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世界500强仪器公司,在红外探测方面有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先进的技术,在光电仪器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主要产品包括钽酸锂红外探测器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应急安防、激光器定标、低空经济、智慧农业、大健康等领域。
据量何芯感战略融资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在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发展规划和产品、核心团队方面优势较大。
在核心技术方面,公司研发的钽酸锂红外探测器芯片,是美国对中国禁运的卡脖子技术。具体来讲,公司研发的热释电器件具有高灵敏性和高均匀性,解决了多年的技术难题。核心技术包括单晶材料减薄、先进芯片制备工艺、智能读出电路设计、探测芯片与读出电路芯片的互联工艺、真正集成的铁电焦平面技术、与当前VOx探测器工艺兼容等。目前公司产品处于已制成实验室样品到准备生产供客户试用的小批量样品阶段。
在应用场景方面,钽酸锂探测器在气体传感、动目标识别、激光校准、红外定标、航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和成本优势,部分情况下不可替代,且可应用在其他所有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适用场景,整体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并且市场需求在快速增长时期。
在发展规划及产品方面,公司将以进口替代产品为突破口,以前沿创新产品为抓手,基于成熟工艺技术,需求牵引、快速转化,主要产品覆盖钽酸锂单元、多元探测器模块及应用系统,包括钽酸锂焦平面模块(H与R型)(320×240、640×512)及应用系统、红外热像仪、气体红外热像仪等。
在核心团队方面,公司拥有一支在红外光电子物理及红外材料器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重大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围绕红外光谱、红外系统、红外器件等,开展新机理、新概念、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工程验证和应用的全方位科研,拥有完整的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学科链。
报名联系
韩老师 18918459526(同微信)
同时欢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前来报名加入评审团及推荐项目参赛,抢先对接优质项目,共同助力和见证中国芯势力的崛起!
(校对/张杰)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