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大众安徽高管杨放入职零跑,履职副总裁兼CEO助理
2.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长城汽车2025年Q1营收400.19亿元
3.比亚迪电子Q1营收368.8亿元,同比增长1.1%
4.艾为电子Q1净利润同比增长86.67%
5.芯原股份2024年营收23.23亿元,今年Q1亏损2.07亿元
6.兆易创新Q1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14.57%
1.前大众安徽高管杨放入职零跑,履职副总裁兼CEO助理
4月24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前大众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公司CEO杨放已经加盟零跑汽车,担任副总裁兼CEO助理,直接向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汇报。
资料显示,杨放1982年出生,曾担任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CEO。拥有工程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在香港大学取得了MBA学位。
杨放早期曾在福特汽车公司和长安汽车公司担任不同职位,涉及战略、运营、产品策划、研发、销售、营销、品牌建设、创新业务和海外市场等多个领域。
2021年,杨放担任阿维塔科技的创始人和CEO。任职期间,他帮助公司完成了首轮战略融资,估值从初始的8.1亿元跃升至62.6亿元,增长近7倍,为后续车型研发和渠道铺设奠定了资金基础。此外,他还主导了阿维塔首款车型阿维塔11的前期研发与设计框架搭建。
2022年6月27日,杨放正式出任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CEO。在大众安徽任职期间,他主导了大众安徽首款车型“金标大众”的ID.与众的上市。
2025年4月,杨放离开大众安徽,随后加盟零跑汽车,担任副总裁兼CEO助理,直接向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汇报。
市场评价认为,杨放在汽车行业拥有丰富且多元化的经验,涵盖销售、营销、品牌建设、产品策划、研发和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他极富创业精神,具备贯穿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扎实专业知识和成功经验,并在用户洞察、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工程开发及销售和营销等方面具有深刻见解。
而零跑汽车是目前增长势头最迅猛的造车新势力,今年3月共交付新车3.7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54%,刷新品牌单月交付纪录,稳居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这一增速不仅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更凸显其在新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市场分析认为,零跑汽车的增长得益于精准定位细分市场:C16以高配置和亲民价格抢占家庭用户需求,B10则以“12万级标配激光雷达+全系高阶智驾”填补平价智能电动车空白。随着B10正式交付,零跑有望在第二季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向月销5万辆目标迈进。
2.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长城汽车2025年Q1营收400.19亿元
一季报显示,期内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收入400.19亿元,同比减少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下降45.60%。
对于归母净利润下滑,长城汽车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销量同比有所下降,以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所致。
据长城汽车4月1日晚披露的2025年3月产销快报,公司1-3月累计产量为25.74万台,同比减少2.88%;累计销量为25.68万台,同比减少6.73%。
分品牌看,除WEY品牌和长城皮卡外,公司旗下其他品牌销量均呈下滑态势。
具体看,WEY品牌、长城皮卡1-3月累计销量分别上涨38.69%、14.97%;哈弗品牌、欧拉品牌、坦克品牌及其他销量分别下降8.42%、54.31%、14.63%、75.00%。
此前,长城汽车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收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母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45元(含税)。
3.比亚迪电子Q1营收368.8亿元,同比增长1.1%
4月25日,比亚迪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6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净利润6.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公告显示,比亚迪电子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6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公司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比亚迪电子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业绩稳步增长。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4.艾为电子Q1净利润同比增长86.67%
艾为电子4月25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约6.4亿元,同比减少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407万元,同比增加78.86%;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增加86.67%。
净利润大幅增长原因主要系:1.公司通过对高性能数模混合、电源管理、信号链三大产品战略布局,持续为消费电子、工业互联、汽车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矩阵,报告期内随着新产品持续放量及工业互联、汽车领域的持续开拓以及产品持续迭代更新,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7.82个百分点,一季度毛利率为35.06%,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报告期末库存较上年同期下降,对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下降;3.报告期内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4.报告期内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整体来看,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科技电子行业竞争激烈,艾为电子营收虽有所下滑,但通过加强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线、完善售后服务等战略调整,在净利润上实现了大幅增长。
5.芯原股份2024年营收23.23亿元,今年Q1亏损2.07亿元
4月25日,芯原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23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增亏3.17亿元,亏损幅度扩大107.1%;扣非后净利润为-6.46亿元,同比下降103.14%。
2024年度,公司实现半导体IP授权业务收入(包括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7.36亿元,同比下降3.8%,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收入(包括芯片设计业务收入、量产业务收入)15.81亿元,同比增长1.09%。
2024年下半年,公司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1%,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2%,量产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03%。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7%,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23%,量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05%,体现了公司收入受行业下行周期影响较晚、恢复增长较早的特点。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较以往加大了研发投入的比重,2024年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约32%。随着公司芯片设计业务订单增加,2024年下半年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约81%,研发资源已逐步投入至客户项目中,预计未来公司研发投入比重将会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公司已积累了充分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技术能力业界领先,并持续获得全球优质客户的认可。
同日,芯原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下降4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0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幅度扩大。
展望2025年,芯原股份表示,公司将着力面向AIGC、智慧出行等领域推进Chiplet技术的迭代研发及产业化落地;针对AI、汽车、可穿戴等快速增长的关键应用领域需求持续研发、升级和优化半导体IP;升级基于先进工艺的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包括基础和应用软件平台);推进基于FD-SOI工艺的低功耗物联网无线连接技术平台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择机进行投资或并购;持续吸引和培养关键研发人才。
6.兆易创新Q1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14.57%
4月25日,兆易创新发布公告称,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7.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4.57%。
兆易创新表示,半导体行业下游市场需求回暖是业绩增长的主要背景,其中国内消费领域受政策刺激提振,存储与计算业务因AI PC等终端存储需求增长显著,网通市场同步实现较好表现。
在具体业务层面,2025年一季度,兆易创新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成本控制,推动存储与计算领域收入及销量大幅提升。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对消费电子需求形成支撑,叠加AI PC等终端设备对存储容量的需求扩张,公司相关产品线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网通市场亦受益于行业需求恢复,成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24年,兆易创新实现营业收入73.56亿元,同比增长2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584.21%;基本每股收益1.66元/股。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4元(含税)。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