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上海)盛大举行。作为2025上海车展的主题论坛之一,“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暨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于4月25日-26日隆重举办。在4月26日举行的“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活动上,极海半导体汽车电子芯片事业部销售总监黄锦带来《自主可控|极海汽车芯提供高安全&智能化芯方案》的主题分享。
极海成立于2004年,以打印机加密芯片为业务基础,2018年正式进军工业通用MCU领域,2022年进入汽车电子行业并聚焦于车规级MCU、超声波传感器、LED驱动器芯片三大产品线。极海在全球建立6个研发中心,研发团队约600人。至2024年,极海芯片年销量超6亿颗,销售额超14亿元。
作为一家半导体公司,极海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均布局有对应芯片产品,公司期望通过芯片、传感器、AI算法、操作系统等智能化方案来增加汽车的安全性。
目前市场对辅助驾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对自动驻车和辅助泊车需求表现最为明显,该需求甚至被很多消费者列入必选项。超声波雷达作为辅助泊车的重要感知传感器,极海已推出对应产品。
分析市面上L1到L5不同级别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现,单车对超声波雷达的需求量约为6-8颗,符合AK2标准的部分方案需求量已提升到12颗,超声波雷达同时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构成超融合感知系统,黄锦认为,超声波雷达在辅助驾驶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0-6.5米近距离精准测距上,能够在恶劣天气、昏暗等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在汽车智能化推动下,预计全球汽车超声波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68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1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1%。据ICVTank预测,到2025年将有55.35%的汽车采用安装12颗超声波雷达方案。
目前,极海针对超声波雷达应用已推出符合AK1、AK2行业标准的超声波传感和信号处理器,其中,GURC01打破国际专利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极海凭此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超声波传感器芯片量产上车的本土企业,G-S01、G-T03则是极海与广汽集团联合开发的符合AK2标准的全国产供应链的新一代产品,首发即量产,实现了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追赶。
分享中黄锦还披露,下一代超声波传感和信号处理器已在研发中,预计将实现对行业领先水平的赶超,“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领域,我们基本可以做到售卖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
接着,黄锦对极海车用芯片的安全基因展开分享。
“第一,从规划立项、设计开发、制造管理、测试验证到发布量产、售后支持,我们严格遵循符合ISO 26262标准的车规流程。”黄锦继续介绍道,“第二是,公司从晶圆、封装到测试都选择业内顶级的优质车规供应链。”
另外,极海还建立了严苛的车规产品测试、验证体系,如建立车规芯片独立实验室,能独立完成AEC-Q100可靠性测试,目前已形成电气验证中心、失效分析中心、元器件可靠性中心、环境可靠性中心、电池测试中心、应用测试中心等六大实验中心,并通过了国家级CNAS实验室认证,有助于极海快速迭代新品,以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极海同时拥有丰富的芯片上车经验,据介绍,其车规MCU累计出货量已超3000万颗,覆盖车身控制、信息娱乐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等应用场景。
基于高安全、智能化芯片方案,极海已构建车规级MCU、超声波传感器、LED驱动器芯片三大产品线,未来随着更多在研产品落地,极海将形成较为完备的产品布局。
以全新一代汽车通用MCU G32A1445/1465为例,该产品已通过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是国内唯一一款可以做到软硬件全兼容的车用MCU产品。黄锦同时介绍了专为智能汽车照明系统设计的GALT系列12通道汽车LED Driver、全球首款基于Cortex-M52双核架构的G32A501车规级实时控制MCU/DSP等创新产品。
除了参加路演,极海同时携覆盖智能辅助驾驶、车身控制、自动泊车等关键领域的全系列汽车电子芯片及解决方案亮相上海车展(展位:8.2H馆8BF005、特装展台:2BC111),据介绍,全系产品符合AEC-Q100车规可靠性认证标准和ISO 26262功能安全产品认证标准,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可为车企提供高可靠、高安全的多元化汽车芯片产品选择。
极海在本次大会上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示了其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强大实力,更为行业树立了自主可控、技术创新的典范。随着更多在研产品的落地,极海将不断完善其车规产品布局,为全球汽车智能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