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中外科研人员合作揭开固态电池短路成因

作者: 集小微 05-22 18:39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新华网 #固态电池# #锂电池# #原位透射#
1.1w

经过中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固态电池相关研究取得新突破。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春阳联合国际团队,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在纳米尺度首次揭开了固态电池突发短路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成果5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

当前,手机、电动汽车都依赖锂电池供电,但液态锂电池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更安全的“全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同时还能搭配能量密度更高的锂金属负极。然而这种革命性电池面临一个致命难题:固态电解质会突然短路失效。

科研人员用原位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固态电解质内部缺陷(如晶界、孔洞等)诱导的锂金属析出和互连形成的电子通路直接导致了固态电池的短路,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软短路和硬短路。软短路源于纳米尺度上锂金属的析出与瞬时互连,这时的锂金属就像树根一样沿着晶界、孔洞等缺陷生长,形成瞬间导电通路,即软短路。伴随着软短路的高频发生和短路电流增加,固态电解质最终彻底丧失绝缘能力,引发不可逆的硬短路。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利用具有机械柔性且电子绝缘的三维聚合物网络,发展了“刚柔并济”的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有效抑制了固态电解质内部的锂金属析出、互连及其诱发的短路失效。

该研究通过阐明固态电解质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与析锂动力学的内在关联,为固态电解质的纳米尺度失效机理提供了全新认知,为新型固态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责编: 集小微
来源:新华网 #固态电池# #锂电池# #原位透射#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台泥三元能源高雄锂电池厂发生火灾,工厂停产

  • 工信部: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同比增长68%

  • 轻量高能,深潜无忧!400Wh/kg级深海锂电池研制成功 | 科技前线

  • 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揭示通过晶格应变调控研发成功的高性能富锂锰基锂电池正极材料

  • 宝马全固态电池上路测试,新能源车企加速验证布局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杨卢奕团队在研发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的玻璃态电解质方面取得进展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5035文章总数
8634.9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华天科技拟设南京子公司 加速推进先进封装业务

    8小时前

  • 三安光电拟2.39亿美元收购Lumileds 74.5%股权

    8小时前

  • 伯芯微电子天津工厂投产 助力区域半导体产业链升级

    8小时前

  • 上半年我国出口集成电路1678亿个,同比增长20.6%

    8小时前

  • ASML设备美国将免征关税

    8小时前

最新资讯
  • 摩尔线程王华:大智算集群成刚需,FP8与可靠性破局万亿模型训练

    7小时前

  • 华天科技拟设南京子公司 加速推进先进封装业务

    8小时前

  • 三安光电拟2.39亿美元收购Lumileds 74.5%股权

    8小时前

  • 伯芯微电子天津工厂投产 助力区域半导体产业链升级

    8小时前

  • 上半年我国出口集成电路1678亿个,同比增长20.6%

    8小时前

  • ASML设备美国将免征关税

    8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