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50+车企已验证!新思科技虚拟原型技术加速Arm架构软件定义的汽车产品开发

作者: 爱集微 06-25 13:58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新思科技 #软件定义汽车# #新思科技#
1.4w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依赖芯片和软件,来满足对更智能、更安全、和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车载体验日益增长的需求。由此带来车规芯片的使用量激增,预计10年后,车规芯片市场将超过800亿美元。

然而,当前的车辆系统架构无法承载这些满足先进车载体验所需的实时性、多模态计算工作任务。此外,虽然向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转变有望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新的营收增长点,但它也给汽车制造商带来了重大挑战,包括技术成本增加和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工程资源的需求增加。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软件复杂性、不断压缩的的开发周期以及成本压力,需要汽车公司重构其系统架构的设计、部署和维护方式。并且需要采用贯穿“芯片到系统”的全链路敏捷协同工程方法,并与能够提供强大集成解决方案的可靠伙伴合作。

新思科技与Arm合作降低系统复杂性并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系统设计

新思科技和Arm已经紧密合作了30年,致力于帮助客户以更低成本、更低风险和更快上市周期的方式开发专用芯片。早在2023年Arm Total Design生态系统启动时,新思科技就加入了该系统,为Arm Neoverse V3平台和Arm Neoverse计算子系统(CSS)提供全流程工具支持。如今,双方将继续深化协同优化的工作,包括全面支持Arm的第一代车规级计算子系统 —— Arm Zena CSS。

Arm汽车业务线汽车产品和软件解决方案副总裁Suraj Gajendra表示,“AI定义的汽车时代需要云原生支持来扩展和无缝部署驾驶员所期望的先进创新功能。借助Arm Zena CSS和新思科技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汽车研发人员能够更早启动设计流程,在确保功能安全和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加速产品上市。”

新思科技是全球汽车生态系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已有50多家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使用新思的虚拟原型技术,并开发了1,000多个车辆相关的虚拟原型。

我们在架构探索、虚拟原型设计、AI驱动型芯片设计和标准IP领域的领先地位,结合Arm经过行业验证的优化计算子系统,将助力整车厂OEM和一级供应商按时交付差异化的软件定义汽车产品,同时持续满足严格的成本要求和安全标准。

新思科技为Zena CSS带来了独特的“从芯片到系统”专业能力,包括电子数字孪生(eDT)技术。新思科技与Arm正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以下领域共同推动汽车软硬协同设计流程的现代化:

采用电子数字孪生技术的软件定义汽车全系统管理

在汽车SoC开发过程中,早期准确预测性能对于加速开发进程至关重要。使用新思科技的Platform Architect工具,汽车硬件和软件架构师可以使用早期模型来探索和预测KPI,例如延迟、带宽、争用和在特定Zena CSS配置上执行应用程序工作负载的利用率。

新思科技硬件辅助验证(HAV)平台针对与Zena CSS的互操作性进行了优化,使汽车公司能够在SoC设计和系统集成过程的早期验证性能和功耗。工程师可以使用我们的HAV技术来验证和优化,直到确定最低成本的方案,以满足目KPI要求,并及早规避不同安全等级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汽车工程师使用新思科技的电子数字孪生技术方案,包括我们用于Zena CSS的Virtualizer开发套件(VDK),来仿真当今互连的域控式和区域控制式的E/E架构。借助这些数字孪生技术,开发团队可以在虚拟的域控中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与测试,从而减少对实体硬件的依赖。这种方法可以加速软件交付,减少产品缺陷,并优化软硬协同设计流程。

新思科技还与半导体及汽车技术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提供预集成解决方案,以实现芯片与软件从设计、测试到部署的工作流程无缝衔接。例如,我们与Vector Informatik合作推进SIL Kit开源库,以及与大陆汽车、Elektrobit、IPG Automotive等合作,将虚拟原型技术集成到他们的解决方案中。

加速“云端到车端”的软件测试和部署

最近,我们在基于Arm的硬件平台上通过Virtualizer原生执行技术将Virtualizer工具套件扩展到Arm生态系统。该技术可使汽车应用程序直接在云端的Arm服务器CPU上设计、执行和测试,而无需仿真模拟。这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以接近实时的速度运行工作负载,其执行效率较传统指令集模拟器提升约100倍。

Virtualizer原生执行技术显著加快了Arm硬件平台上的虚拟原型运行性能,从而大幅缩短软件开发、调试和测试周期。该技术对Zena CSS的支持,使客户能够充分发挥Arm架构从云端到车端的全链路优势。为充分展现Arm云端到车端一致性的优势,新思科技和Arm作为早期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可扩展的云原生软件开发转型。双方近期共同展示了一个基于SOAFEE标准的中间件和编排层方案,该方案支持在Synopsys VDK上运行的软件定义汽车工作任务,印证了车云协同的工作流如何简化基于Arm云端硬件平台的汽车软件开发和维护,从而帮助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和复杂性。

AI驱动的EDA解决方案和车规级IP支持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合规

我们行业领先的半导体设计解决方案助力汽车硬件、软件及系统工程师遵守功能安全(FuSa)和网络安全标准,所有开发工具均严格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和ISO/SAE 21434网络安全规范标准。

我们全面的汽车设计解决方案可以应对复杂的功能安全分析和实施,同时我们的HAV解决方案可加速整个汽车供应链中的软件启用和软硬件结合验证。 此外,我们全面的符合ASIL标准的车规级接口、安全和基础IP产品组合与Arm汽车增强型(AE)IP和Zena CSS相辅相成,为客户提供车规SoC和Multi-Die提供灵活互通的解决方案。

结合我们的芯片生命周期管理IP,整车厂OEM可以实时评估芯片健康指标,例如电压、温度和裕量。他们还可以监控车辆和车队的芯片老化和可靠性数据,以提供预测性维护,延长汽车系统的生命周期并降低总成本。

开启软件定义汽车全链路的新机遇

虽然汽车行业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型要求汽车公司重构“从芯片到系统”的工程体系,但它也孕育了巨大的机遇。利用新思科技的优化解决方案,整车厂OEM和一级供应商可以降低开发复杂性和成本,同时还可以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增强产品差异化。有了这个基础,软件定义汽车系统设计全链路不仅能提升工程效率,而且能为汽车客户提供全新的价值。

责编: 爱集微
来源:新思科技 #软件定义汽车# #新思科技#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新思科技收购Ansys交易已获全部所需批准

  • 从芯片到系统,新思科技AI重构工程设计范式

  • 新思科技:从芯片到系统,AI如何重构工程设计

  • 什么是物理不可克隆功能(PUF)?

  • 2025新思科技RISC-V科技日再度来袭,从芯片到系统重构创新

  • 报名启动 | 新思科技邀您共赴2025 RISC-V中国峰会,从芯片到系统重构创新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爱集微

微信:

邮箱:laoyaoba@gmail.com


11.3w文章总数
12012.5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摩尔线程将亮相WAIC 2025:全栈AI矩阵登场,国产全功能GPU引领智算新范式!

    2小时前

  • 2025中国信号链芯片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 2025集微半导体大会

    2小时前

  • Cadence 率先推出业内首款 LPDDR6/5X 14.4Gbps 内存 IP,为新一代 AI 基础架构助力

    3小时前

  • 鸿翼芯「1日精英研修计划」圆满举办,助力高校学子逐梦“芯”未来

    4小时前

  • 泰凌Find My、DockKit、HomeKit方案,助力苹果MFi生态拓展

    4小时前

最新资讯
  • 传Meta考虑放弃开源AI模型! 未来或转向封闭系统策略?

    29分钟前

  • 苹果的“下一个iPhone”在哪里?造车梦碎,AI迟缓

    2小时前

  • 摩尔线程将亮相WAIC 2025:全栈AI矩阵登场,国产全功能GPU引领智算新范式!

    2小时前

  • 2025中国信号链芯片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 2025集微半导体大会

    2小时前

  • 华翊量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研发离子阱量子计算机

    2小时前

  • AR眼镜研发商影目科技完成超1.5亿元B2轮融资

    2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