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迁徙缘何首选“苏大强”?

来源:爱集微 #高新技术企业# #苏大强# #南通#
5.2w

高新技术企业又开始新一轮迁徙。

长期以来,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数量和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地区的科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各地方政府对高企的支持和争夺日趋激烈,城市之间通过产业综合实力的比拼进行拉锯,以此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高企创新矩阵”。

依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显示,2024年以来,至少150家高企向原登记地递交搬迁申请而奔赴异乡,告别书上仿佛写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过去数年间,高企在一次又一次的全国范围的迁徙中投出了最心仪的目的地——仅2022年,我国82.2%的从原登记地迁出的高企都去了江苏;2024年迄今,这一数据达到42.67%,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谁是竞争激烈的高企争夺战中的赢家?“苏大强”强在哪里?

TOP3诞生,最大赢家“苏大强”

截至5月20日,北京、上海、重庆、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青岛相继就今年以来完成异地搬迁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公示。数据显示,共计15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异地搬迁,其中江苏、海南、重庆分别以64家、33家、1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迁入数量跻身“TOP 3”,占总规模的42.67%、22.00%、6.67%。苏琼渝共计71.33%的占比显示出对高企强大的吸引力。

2024年各省(市)完成异地整体搬迁高企数量(截至5月20日)

“苏大强”毫无悬念地成为本轮高企争夺战中的最大赢家。南京普塔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科数测(无锡)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宏润华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64家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数量依次分布在苏州(15家)、无锡(13家)、南通(13家)、盐城(11家)、常州(8家)、南京(2家)、扬州(2家)。

江苏2024年完成异地整体搬迁高企分布图

无锡一位负责高新技术企业招商工作人士认为:“不同企业搬迁的出发点也不同,融资、补贴、人才等因素都有可能,而江苏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较高的,营商环境好、经济活力强,企业当然愿意来。”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十三太保”(江苏下辖13个地级市)同样如此。江苏各市高歌猛进的同时,南京悄悄抹了一把眼泪————本轮高企迁徙过程中,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迁入北京,南京初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迁入广西。两者均在2018年创立,并落地南京江北新区,前者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后者系国产化显示芯片设计公司。

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消息显示:2023年6月,南宁产投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基金投资方式投资南京初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推动南京初芯实现跨省“搬家”,并更名南宁初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倘若以地级市为统计标准,三亚将以29家的绝对数量雄踞榜首!其次是苏州(15家),无锡、南通分别以13家并列第三。

产业基础并不占有明显优势的三亚缘何受到高企青睐?海南作为我国的重要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迁入的奖励政策极具吸引力。2021年9月,《海南省整体迁入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细则》印发,对有效期内整体迁入海南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2023年9月,《三亚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办法》印发,对引进该市的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被认定通过后,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京沪高企外流,江苏“吃饱”

江苏、海南大量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何而来?就150家迁出高企而言,至少58家企业来自北京(17家)、成都(14家)、上海(13家)、深圳(8家)、西安(6家),占到总量的38.67%。这当然很奇怪,“京蓉沪深镐”无一不是经济强市、制造大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向来重视,为何在高企的争夺战中频频失利呢?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众号曾做过一项统计,2017年5月~2021年6月,高新技术企业整体由北方城市向南方城市搬迁的趋势十分明显,迁出最多的“TOP 5”城市中,北京以迁出673家的数字排在第一位,上海、深圳均有上榜;此外,2022年迁入高企数量最多的前七座城市(徐州、盐城、南京、常州、苏州、南通、宿迁)全部来自江苏,海南三亚也进入第十位。

“以北京、上海为例,不是说它们提供的政策条件不够好,而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很多压力,譬如人才获得、户口政策、土地获取,仅是高企的话优势不明显。”业内人士徐真(化名)表示,南方城市,尤其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江苏,除了具有丰富的政策支持、完善的产业结构,还有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江苏“十三太保”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政策层面,2019年6月,《江苏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要求推动各市、县(市、区)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2019年11月,《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印发,提出“省培育资金与各设区市、县(市)、省级以上高新区按照联动的原则,给予上年度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入库企业不低于30万元培育奖励”。各市区还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不乏“对市外迁入我区的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南京市以外地区迁入的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补助50万元”等等。

产业结构层面,江苏位于长三角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大省;营商环境层面,江苏各地长期以来聚焦企业需求,在行政审批、项目推进等方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除上述优势外,江苏各地还积极探索“政府+智库+咨询机构”的合作模式,建立多元化决策咨询服务供给体系,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导入大量优质企业,效果显著。以南通海门为例,2023年11月,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与南通市海门区政府在北京签署《海门集微产业创新基地合作协议》,致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5月创芯海门发展大会上就有15家企业同时入驻海门集微产业创新基地

15家企业入驻海门集微产业创新基地

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力量。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我国有178家高新区、有46.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今年初,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经达到5.1万家。

“摘牌不新鲜”,高企认定更严格

随着申请高企认定的公司越来越多,国家和地方对高企的审查机制势必越来越严格,甚至出现“摘牌”现象。自今年1月起,仅江苏就相继取消了江苏鸿开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淮阴华新纸品有限公司、盐城市大丰超威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博丝泰钢纤维有限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徐真指出:“需要警惕的是,从高企申报操作层面而言,仍然存在少数企业以包装的手段将自己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通俗地讲就是‘伪高新’,它们背离了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初衷,是奔着补贴而来的。”而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企业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税务机关追缴其自发生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行为之日所属年度起已享受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高企搬迁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前述负责高新技术企业招商人士提醒:“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培育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当它准备搬迁的时候,当地肯定是想要挽留的。因此可能出现关于早期资金补贴的争议,如果事先有协议的话,往往需要退还补贴。”他表示,高企搬入后也不会马上获得全部补贴,而是依据要求分阶段发放。

除审查更加严格外,高企申报也更加严格。继2008年出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16年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印发,高企申报即依据该《办法》实行,要求申请认定的高企须同时满足八项硬性条件。

其中,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同时,针对企业的研发费用也有底线要求——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此外,在企业主要产品中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目前,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共计8个,分别是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以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有望迎来新一轮扩容,在申报流程得到持续优化的同时,认定门槛也逐步提高,将有为的企业放进来,“包装”的企业拒之门外。而各地高企在成长过程中,也将更加审慎地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目的地,进行一定规模的主动“迁徙”。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高新技术企业# #苏大强# #南通#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