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日产汽车已决定撤回与本田就经营统合达成的基本协议书(MOU)。双方曾就采用控股公司方式进行协商,但在统合比例等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本田曾提出让日产成为其子公司的方案,但由于日产内部出现强烈反对,最终决定中止协商。
事实上,这一交易始终不被市场看好,日产汽车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曾表示,日产汽车寻求与本田汽车达成协议,这表明前者处于“恐慌模式,”“这是绝望之举,”“这不是一项务实的交易,因为坦率地说,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
就在日产终止与本田合并后,市场传出消息称,日产汽车对于与富士康等新的合作伙伴合作持开放态度。
早在2024年末,富士康就表达了对日产的收购意向,但这一邀约被本田威胁——如果日产与富士康合作,本田与日产的合作将归零。
回顾过往发现,富士康对造车情有独钟,其董事长刘扬伟很久以前就将电动汽车视为未来富士康的重要新收入来源。他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2025年之前确保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5%份额,实现1万亿元新台币(合305亿美元)的收入,并将公司的毛利率提高到10%。
富士康和中国台湾汽车制造商裕隆汽车于2024年开始在本土市场交付n7,该公司还在中国台湾推出了电动巴士,在美国推出了电动拖拉机,同时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旗下品牌包括标致、雪铁龙、吉普和菲亚特)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即便如此,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富士康的表现并无亮点,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在苹果造车期间,富士康欲复刻手机代工模式,但后来苹果公司放弃造车,无疑打击了富士康的造车计划。
对于收购日产意向,市场分析认为,这不仅能延续富士康的造车梦,还将是其扩大在汽车行业影响力的最快途径,可以获得全球销售渠道和完整的供应链。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电动汽车合资企业首席战略官、鸿海集团电动车执行长关润,曾在日产汽车效力长达33年,曾任日产汽车执行董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高级副总裁等职,在竞选日产CEO失败后跳槽日本电产,后于2023年1月加入富士康。由此,关润或成为富士康收购日产的重要推手,根据市场消息,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已指示关润主动接触日产大股东雷诺,洽谈释出股权可能性。
不过对富士康有意接盘日产的传闻,2月7日,富士康在回应媒体问询时并未给予正面回应,仅表示不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