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中国科大提出催化剂抗烧结新策略

作者: 集小微 03-19 11:05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
896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团队在抗烧结催化剂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通过构筑“纳米岛”结构催化剂,解决了在甲烷干重整反应中催化剂极易烧结失活的问题。3月10日,相关成果以“Ultrafine metal nanoparticles isolated on oxide nano-islands as exceptional sintering-resistant catalysts”为题发表在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超细金属纳米颗粒(<3nm)因其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原子利用率,在多相催化领域备受青睐。然而,在催化反应过程中,这些纳米颗粒极易受到高温和复杂的化学气氛影响,从而自发聚集并导致催化活性降低,该过程被称作催化剂的烧结。面对条件苛刻的催化反应,发展稳定超细金属纳米颗粒的抗烧结策略,是催化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研究人员基于对烧结路径的深入理解,创制了一种纳米岛结构催化剂。具体而言,该团队在催化剂载体与金属纳米颗粒之间嵌入一种均匀分布、小尺寸且互不相连的金属氧化物团簇,其因岛状结构被命名为“纳米岛”。相较于载体,纳米岛可实现对纳米颗粒更强的锚定作用,因此颗粒无法通过整体迁移(PMC)的路径烧结。此外,纳米岛互不相连的结构特征使得从颗粒表面脱离的金属原子难以跨岛迁移,从而抑制了Ostwald熟化(OR)。通过同时切断两种烧结路径,纳米岛结构有望显著提升超细金属纳米颗粒的抗烧结性能(图1)。

图1.纳米岛结构催化剂抗烧结示意图

为了构筑纳米岛结构催化剂,研究人员首先在氧化物与载体间构建强吸附作用,通过高温受控团聚获得小尺寸、高密度的氧化物纳米岛。与常规的多组分催化剂相比,纳米岛结构催化剂创制的精髓在于实现金属颗粒在纳米岛上的精准落位。为此,研究人员巧妙地引入电性匹配原理,利用载体与纳米岛间的电性差异窗口构建定向吸附作用,使金属离子优先落于纳米岛上;结合溶剂蒸发,驱动金属离子向纳米岛周围富集。经过高温氢气处理,还原得到被锚定在纳米岛上的超细金属纳米颗粒。基于以上思路,研究人员发展了纳米岛结构催化剂的合成库,其中涵盖了常见的催化剂载体,氧化物纳米岛以及活性金属(图2)。

图2.纳米岛结构催化剂合成库的建立

在所建立的合成库中,SiO2负载的LaOx纳米岛对Ru纳米颗粒的稳定效果尤为突出。为了验证极端苛刻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研究人员将Ru/LaOx-SiO2催化剂应用于甲烷干重整反应。此反应因其在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实验结果表明,Ru/LaOx-SiO2在800°C、高气体流速下,能够实现单程400小时的稳定转化,且反应后超细Ru纳米颗粒的尺寸仍维持在1.4nm,完美应对了因反应高温、还原性气氛导致的催化剂失活困局。相比之下,Ru/SiO2催化剂则出现明显失活,并且反应后Ru纳米颗粒最大烧结至40nm。通过定制活性金属和载体,纳米岛结构催化剂有望为多种催化反应中所面临的烧结失活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该项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中国科协等的资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严涵特任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周涛,电子科技大学李旭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建康特任副研究员为本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

责编: 赵碧莹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研制出毫秒级可集成量子存储器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抗烧结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祖冲之三号”创造新纪录 量子计算研究获新突破

  • 超快高灵敏日盲光电探测器研制成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观测到最强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 中国科大在《物理进展报告》上发表新自旋相互作用的量子精密测量综述论文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3895文章总数
5599.9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中企主导编制的无人机感知避障国际标准发布

    9小时前

  • 中山大学 王玺钧副教授等在6G图像语义通信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9小时前

  • 中山大学许适溥副教授团队在Small发表基于二维电导的压力传感器研究

    9小时前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研制出自组装三弛豫-反铁电纳米复合电介质 实现宽温域储能新突破

    9小时前

  • 电子科技大学在Advanced Materials报道一种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嵌入型多孔PtCoV纳米合金催化剂

    9小时前

最新资讯
  • 特斯拉拟在今年发布“无需人工监管”的FSD版本,或成关键增长引擎

    3小时前

  • 比尔·盖茨:对中国技术封锁起相反效果

    3小时前

  • 中美关税博弈暂时趋缓,苹果供应链分散布局将减速

    4小时前

  • 传日产汽车计划再裁员1万人,正重新考虑核心投资

    5小时前

  • 总规模300亿的湖州市产业母基金发布,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领域

    5小时前

  • 苹果拟提高新款iPhone售价,并避免将涨价归因加征关税

    5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