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北理工团队在自供能状态感知与智能监测诊断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 集小微 04-18 16:21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1w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孔运副教授,联合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公开报道了一种对称单电极式摩擦电智能轴承(SST-DTRB),巧妙设计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智能集成样机,实现了风力发电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原位自供能状态感知与智能故障诊断,突破了微纳发电、能量采集和智能状态感知于一体的智能结构集成设计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以“Symmetrical triboelectric in-situ self-powered sensing and fault diagnosis for double-row tapered roller bearings in wind turbines: An integrated and real-time approach”为题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北京理工大学孔运副教授、清华大学韩勤锴副研究员、重庆大学高帅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风能作为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典型可再生能源,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动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截至2025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 GW,并随着技术进步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DTRB)作为支撑风力发电机转子系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对确保系统平稳可靠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风力发电机长期运行在恶劣环境中,轴承面临复杂的工作条件和载荷变化,这显著增加了运行状态监测的难度。传统监测方法依赖外部电源和复杂传感器网络,易受环境干扰,维护复杂且成本高昂。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状态感知与智能监测系统有望为风电装备的自供电状态监测与自传感故障诊断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本项研究成果创新性地利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可分离对称结构,在主轴轴承外圈上安装双面电极板并用定位销固定,同时在两侧保持架端面附着介电环,通过保持架旋转运动带动介电环摩擦电极板产生摩擦电信号。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自供能监测诊断方案具有高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材料选择和设计间隙方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在无外部电源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在风力发电机测试台上验证了对称单电极式摩擦电智能轴承SST-DTRB在变转速工况条件下的有效自供能监测和健康状态自感知能力。基于时频变换和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在多工况条件下实现了高达95.6%的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所提对称单电极式摩擦电智能轴承SST-DTRB为风力发电机提供了原位自供能感知能力,为智能感知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见解。

图1. 对称单电极式摩擦电智能轴承SST-DTRB的工作原理

图2. 对称单电极式摩擦电智能轴承SST-DTRB在风力发电机自供能智能状态感知中的应用

图3. 对称单电极式摩擦电智能轴承SST-DTRB在风力发电机自传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同期,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noEnergy》公开报道了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可变磁阻混合发电机(HTVRG)的航发智能主轴承。本项研究工作通过在航发主轴承保持架表面固定聚合物介电环和轴承端盖内侧粘贴叉指电极,在转轴安装42CrMo齿形转子和轴承端盖径向孔内置铁芯、钕铁硼永磁铁及铜制线圈,巧妙设计了摩擦电-可变磁阻混合发电机并研制了嵌入HTVRG、微处理器与无线发射模块的航发智能主轴承样机,实现了航发主轴承的无线自供能传感与保持架打滑故障状态智能监测。相关研究成果以“Hybrid triboelectric-variable reluctance generator assisted wireless intelligent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aero-engine main bearings”为题发表于Nano Energy。北京理工大学孔运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图4.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可变磁阻混合发电机的航发智能主轴承自供能状态感知与保持架打滑故障智能监测应用

研究团队的上述工作创新了微纳传感与智能感知赋能的装备健康管理技术,实现了微纳发电、能量采集和智能状态感知于一体的智能结构集成设计,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有望推动自供能智能感知与监测诊断在高端装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责编: 集小微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北理工团队在激光光场超高维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 北京理工大学课题组在分子笼多级次结构构建及其仿生催化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在光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Optics Express》发表高水平论文!

  • 北理微电院顺利完成FTS近红外光谱仪项目交付!

  • 北理工团队在复杂环境自动驾驶数据集建设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 北理工团队在具身空间仿真平台建设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4134文章总数
6220.2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联电:预计与英特尔合作开发的12nm制程2027年量产

    3小时前

  • 中欧半导体上下游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

    3小时前

  • 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磋商新动向:敦促美方停止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

    3小时前

  • 浙江:到2027年培育智算云标杆企业“智算云企”100家

    3小时前

  • 宇树回应更名“股份有限公司”:系公司运营方面的常规变更

    4小时前

最新资讯
  • 鸿海举行股东会,刘扬伟续任董事长

    27分钟前

  • 英飞凌与LG、韩华推进智能汽车电子领域合作

    34分钟前

  • 赋能国产智能底盘:从微秒级响应到ASIL-D级安全

    9小时前

  • 联电:预计与英特尔合作开发的12nm制程2027年量产

    3小时前

  • 中欧半导体上下游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

    3小时前

  • 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磋商新动向:敦促美方停止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

    3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