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2025年形成千亿规模的集成电路产业
人才二字,寥寥五笔,却是一座城市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建设征程中,靠实体经济立市的泉州,正以矫健的步伐和“领头羊”的姿态,加速推进19个超百亿元、23个50亿~100亿元龙头大项目建设,经济总量连续18年领跑全省。成绩背后,折射出的是这座城市牢固确定人才工作由“服务支撑产业”向“引领产业发展”目标,坚持用市场化导向,评价发现人才、畅通人才流动、实现人才价值,不断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集聚泉州、施展抱负。
特别是今年来,随着泉州有史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人才工作纲领性指导文件——“港湾计划”启动实施,以敢拼善赢著称的泉州,正生动演绎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泉州实践”……
产业集聚人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凤慕名而来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才市场规律。以这样的规律来看当下高层次人才热衷的用武之地,无疑是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泉州举全市之力、借全国之势、聚全球之智,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高起点规划建设“泉州芯谷”。
位于晋江的福建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就是“泉州芯谷”的关键一环。
“去年7月16日,随着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落地以及目标规模500亿元的福建省安芯产业投资基金落户,我们充分发挥有着‘国家队’之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地方队’安芯产业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积极开展国际并购,全力打造全球重要内存生产基地,规划到2025年形成千亿规模的集成电路产业。”晋江市政府副市长、该产业园区建设筹备工作组副组长王文晖透露,目前,晋华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内存基地,“未来与泉州这一千亿产业相匹配的人才需求至少将达3.5万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球集成电路人才蜂拥而至。仅晋华项目目前就聚集了近500名高层次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人才。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此前在深圳某知名国产手机生产企业身居要职的80后小连毅然投奔泉州,乘势泉州和晋江出台全国首份集成电路产业优秀人才认定标准的机遇,积极申报相应类别人才评定,“集成电路产业在这里刚刚启航,我的事业同样处于起步阶段,个人事业能与国家产业同步成长,就是人生价值最好的体现”。
穿行“泉州芯谷”的另一重要增长极——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高大上”的企业标示牌令人惊叹:
三安光电——亚洲最大的芯片外延制造商、产能全国第二;
信达光电——中国最大LED路灯制造商;
天电光电——EMC封装品质和产量国内第一,位居世界第二;
……
因为光电产业的集群发展,短短五年间,安溪县湖头镇已从山区镇变身全省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明星镇。
“大陆光电产业正处于不断攀升阶段。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产业链更完善,人才服务配套更到位,非常适合个人发展。”来自台湾的光电科技领军人物谢斌晖,今年3月正式入选我省第五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早在三安光电的全资子公司晶安光电成立之初,他便参与到建设与科研之中,并提出“每月LED蓝宝石衬底平片产能一百万片以上、三年之内斩获百项专利、打造百年树人基业”的“三百计划”。短短两年时间过去,目前晶安光电月产能早已突破200万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10件。
如今,像谢斌晖一样巢聚耕耘于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的高层次光电人才已有51人。依托一批已落地的大项目好项目,中科院院士专家团队、三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团队等诸多创新团队同样将如炬的目光投掷于这方热土。
着眼培育发展新动能、争创竞争新优势,放眼泉州,纺织服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五个超千亿产业集群正奋蹄迈向中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半导体等7个新产业集群异军突起,诸多龙头项目计划将在泉州落地生根。无限的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的个人施展舞台,使泉州正引来络绎不绝的“金凤凰”。
人才引领产业 高精尖英才掀起创新大潮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同样是新产业的拓荒者。
近年来,泉州产业科技突飞猛进,不少领域“无中生有”,并逐步从“跟跑者”一路跃升为“领跑者”。
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有望使信息技术基础材料从“硅时代”步入“碳时代”,同时还能在储能、光伏光电、环保、聚合功能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革命性作用。去年,泉州建立了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
院长肖炳烜博士介绍,研究院成立以来,集结了近40名行业尖端人才,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其中,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才许志博士带领的团队将这一高科技充分运用于泉州传统产业,开创了多项足以震撼业界的“黑科技”——与龙峰、信泰公司开发出新型功能面料;与柒牌、劲霸公司开发出第一代石墨烯功能服装;与贵人鸟公司合作高分子抗菌鞋垫;牵手宝峰公司开发出全球最轻拖鞋;“联姻”全球空调企业大亨,开拓可在医院、高铁、机场、火车站等领域展现杀菌、消毒、除异味的强大功能的石墨烯光催化空气净化技术……广阔的市场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而人才又往往能创造新的市场,引领市场走向。
三安集团抓住国家鼓励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成果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契机,联手中科院植物研究院成立了“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生物”),开创全省光生物产业先河。中科院植物所先后分批次派出多名博士与企业科技人员联合研发攻关,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月产高品质蔬菜45吨,未来或可带来每年超80亿元的产值。
目前,中科生物已拥有员工近200人,其中植物工厂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就有3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围绕向人才要创造力、转化人才生产力,中科生物还超前提出了跨越国界用才的“空中研究院”、免费供应全球科研人员使用的“公开实验室”、打通与跨国公司合作壁垒的“国际联合合作平台”等一系列“脑洞”大开的引才用才理念,努力做到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港湾计划”面世 最重磅人才红利垫高跨越基石
一肩担着传统产业凤凰涅槃的重任,一肩承载新兴产业抽枝吐叶的期望,当下的泉州,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00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重达到23%;全市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17%,人才贡献率达40%。
一项项助力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利好,将进一步构筑未来泉州“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格局。
人才引进不遗余力——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的精准引才模式,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予以专项经费补助和各级政策叠加扶持;支持引导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海外博士等专家赴泉进行技术项目对接;建立专家举荐人才制度,灵活认定高层次人才,使其享受相关政策待遇。
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实施实体产业人才“领跑工程”,着力培养领跑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突围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培养支撑泉州制造、泉州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推行企校“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抓好产业技工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组等平台建设,织评选“泉州工匠”。
人才激励科学管用——鼓励资助各类人才参加进修培训;支持各行业人才参加所属领域省级以上荣誉奖项评选并给予叠加奖励;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补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试行协议工资、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探索在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开展职称自主评聘试点。
人才价值实现平台加快构建——采取“一院(所)一策”办法,引进产业急需的国内外科研机构及技术转移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中化公司“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实施“十百千”大院大所计划,整合建设10个以上“国字号”创新平台,100家公共技术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1000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编制周转池制度,支持应用型科研机构引进各类高校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力争5年内建成5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
风起帆扬,千舟竞发。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强军,正在泉州加快集结;一个现代环湾产业强市,正阔步走来。
(陈林森 谢松根)
特别是今年来,随着泉州有史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人才工作纲领性指导文件——“港湾计划”启动实施,以敢拼善赢著称的泉州,正生动演绎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泉州实践”……
产业集聚人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凤慕名而来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才市场规律。以这样的规律来看当下高层次人才热衷的用武之地,无疑是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泉州举全市之力、借全国之势、聚全球之智,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高起点规划建设“泉州芯谷”。
位于晋江的福建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就是“泉州芯谷”的关键一环。
“去年7月16日,随着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落地以及目标规模500亿元的福建省安芯产业投资基金落户,我们充分发挥有着‘国家队’之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地方队’安芯产业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积极开展国际并购,全力打造全球重要内存生产基地,规划到2025年形成千亿规模的集成电路产业。”晋江市政府副市长、该产业园区建设筹备工作组副组长王文晖透露,目前,晋华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内存基地,“未来与泉州这一千亿产业相匹配的人才需求至少将达3.5万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球集成电路人才蜂拥而至。仅晋华项目目前就聚集了近500名高层次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人才。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此前在深圳某知名国产手机生产企业身居要职的80后小连毅然投奔泉州,乘势泉州和晋江出台全国首份集成电路产业优秀人才认定标准的机遇,积极申报相应类别人才评定,“集成电路产业在这里刚刚启航,我的事业同样处于起步阶段,个人事业能与国家产业同步成长,就是人生价值最好的体现”。
穿行“泉州芯谷”的另一重要增长极——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高大上”的企业标示牌令人惊叹:
三安光电——亚洲最大的芯片外延制造商、产能全国第二;
信达光电——中国最大LED路灯制造商;
天电光电——EMC封装品质和产量国内第一,位居世界第二;
……
因为光电产业的集群发展,短短五年间,安溪县湖头镇已从山区镇变身全省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明星镇。
“大陆光电产业正处于不断攀升阶段。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产业链更完善,人才服务配套更到位,非常适合个人发展。”来自台湾的光电科技领军人物谢斌晖,今年3月正式入选我省第五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早在三安光电的全资子公司晶安光电成立之初,他便参与到建设与科研之中,并提出“每月LED蓝宝石衬底平片产能一百万片以上、三年之内斩获百项专利、打造百年树人基业”的“三百计划”。短短两年时间过去,目前晶安光电月产能早已突破200万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10件。
如今,像谢斌晖一样巢聚耕耘于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的高层次光电人才已有51人。依托一批已落地的大项目好项目,中科院院士专家团队、三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团队等诸多创新团队同样将如炬的目光投掷于这方热土。
着眼培育发展新动能、争创竞争新优势,放眼泉州,纺织服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五个超千亿产业集群正奋蹄迈向中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半导体等7个新产业集群异军突起,诸多龙头项目计划将在泉州落地生根。无限的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的个人施展舞台,使泉州正引来络绎不绝的“金凤凰”。
人才引领产业 高精尖英才掀起创新大潮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同样是新产业的拓荒者。
近年来,泉州产业科技突飞猛进,不少领域“无中生有”,并逐步从“跟跑者”一路跃升为“领跑者”。
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有望使信息技术基础材料从“硅时代”步入“碳时代”,同时还能在储能、光伏光电、环保、聚合功能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革命性作用。去年,泉州建立了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
院长肖炳烜博士介绍,研究院成立以来,集结了近40名行业尖端人才,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其中,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才许志博士带领的团队将这一高科技充分运用于泉州传统产业,开创了多项足以震撼业界的“黑科技”——与龙峰、信泰公司开发出新型功能面料;与柒牌、劲霸公司开发出第一代石墨烯功能服装;与贵人鸟公司合作高分子抗菌鞋垫;牵手宝峰公司开发出全球最轻拖鞋;“联姻”全球空调企业大亨,开拓可在医院、高铁、机场、火车站等领域展现杀菌、消毒、除异味的强大功能的石墨烯光催化空气净化技术……广阔的市场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而人才又往往能创造新的市场,引领市场走向。
三安集团抓住国家鼓励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成果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契机,联手中科院植物研究院成立了“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生物”),开创全省光生物产业先河。中科院植物所先后分批次派出多名博士与企业科技人员联合研发攻关,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月产高品质蔬菜45吨,未来或可带来每年超80亿元的产值。
目前,中科生物已拥有员工近200人,其中植物工厂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就有3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围绕向人才要创造力、转化人才生产力,中科生物还超前提出了跨越国界用才的“空中研究院”、免费供应全球科研人员使用的“公开实验室”、打通与跨国公司合作壁垒的“国际联合合作平台”等一系列“脑洞”大开的引才用才理念,努力做到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港湾计划”面世 最重磅人才红利垫高跨越基石
一肩担着传统产业凤凰涅槃的重任,一肩承载新兴产业抽枝吐叶的期望,当下的泉州,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00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重达到23%;全市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17%,人才贡献率达40%。
一项项助力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利好,将进一步构筑未来泉州“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格局。
人才引进不遗余力——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的精准引才模式,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予以专项经费补助和各级政策叠加扶持;支持引导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海外博士等专家赴泉进行技术项目对接;建立专家举荐人才制度,灵活认定高层次人才,使其享受相关政策待遇。
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实施实体产业人才“领跑工程”,着力培养领跑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突围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培养支撑泉州制造、泉州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推行企校“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抓好产业技工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组等平台建设,织评选“泉州工匠”。
人才激励科学管用——鼓励资助各类人才参加进修培训;支持各行业人才参加所属领域省级以上荣誉奖项评选并给予叠加奖励;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补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试行协议工资、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探索在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开展职称自主评聘试点。
人才价值实现平台加快构建——采取“一院(所)一策”办法,引进产业急需的国内外科研机构及技术转移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中化公司“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实施“十百千”大院大所计划,整合建设10个以上“国字号”创新平台,100家公共技术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1000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编制周转池制度,支持应用型科研机构引进各类高校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力争5年内建成5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
风起帆扬,千舟竞发。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强军,正在泉州加快集结;一个现代环湾产业强市,正阔步走来。
(陈林森 谢松根)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规模#
#集成电路#
#晋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