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产业观察:2024车圈激战已启,自主品牌“猛卷”合资车企

作者: 杜莎 2024-01-17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中国汽车业# #自主品牌# #内卷# #高端化# #自主车企#
12.2w

(文/杜莎)“没有最卷,只有更卷”,这似乎毫无意外地成为汽车产业界对2024车市的共识。2024年伊始,仿佛仍魔幻地置身于2023年开年,特斯拉再次掀起价格战,但瞬间将人拉入现实的是,此次车企对“价格战”的响应速度更快,包括新势力、自主传统车企以及合资厂一众企业马上入场,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优惠、补贴、福利等政策。据悉,今年以来已有超20款车型降价,最高降幅超3万元。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将加速内卷,但整体市场的走势还是呈高速增长。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展望2024年,中汽协的预测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150万辆左右,瑞银也持类似观点,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对集微网表示,其预测是在1100万到1200万辆之间,大约有30个点左右的增长。

大盘稳步上涨,而对于中国多数自主品牌车企而言,增收不增利却是他们急切想要走出的尴尬局面。过去的2023年,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下,“以价换量”摊薄了车企利润,甚至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卖的越多亏得越多,从造车新势力2023年前三季度情况来看,除理想汽车外其余车企2023年前三季度均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当然,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也要从多个维度来看:负面而言,这必然带来很多企业的亏损。但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内卷也卷出了核心竞争力,促进市场与技术的积极创新与效率提升,毕竟全球汽车产业如今最多的创新都集中在中国。中国汽车产业在整车制造、底盘悬架、车身控制、动力电池、芯片、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的突破,助推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终于走到了全球汽车产业的舞台中央。

当下,在中国市场早已站稳脚跟的合资车企甚至外资豪华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自主品牌车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56%,2022年这一比例为50%。根据瑞银的分享,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将继续抢占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预计会带来10个点的增长。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结构,迈向高端化发展,产品结构提升及单价提高还将带来大约9个点的增长。

回望五六年前,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企的价位分界线还在10万元,对消费者而言,10万元以下买自主品牌汽车,10万元以上买合资品牌汽车。但这几年,在智能电动化的浪潮下,尤其伴随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所投放的电动汽车的拉垮,自主品牌售价的天花板一步步打开。若以月销1万辆作为分界点,中国自主品牌中16万的车型、20万的车型、25万的车型、30多万的车型、40多万的车型,都有月销超过万辆。因此,中国汽车品牌已脱离以往的“粗制滥造”,并逐渐在高端化上产生了协同效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相比2023年初,2024年初整个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将带给纯电动汽车约2万元成本的节省,尤其是在技术研发、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带来的成本优势更会加强。同时,伴随自主品牌车企整体收入增长,产品结构提升,利润率向上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车企盈利表现有望在2024年改善。当然,不免有人发问,中国汽车品牌确实相对合资品牌成本有优势,但需要给出更多的配置、更好的产品,同时还有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确实是当下的现状,未来想要在利润方面赶上合资品牌,尚需要时间的沉淀。

至于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过去的一年,不少造车新势力退出,未来车企间的淘汰赛必然还将进一步加剧,而那些真正有效率的企业才能在高压下生存。诚如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近日给出的2024年汽车产业发展判断,市场重构窗口期已关闭,即将进入稳态竞争,同时,马太效应将凸显,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2025年TOP10占85%的市场份额,未来几年80%车企关停并转。瑞银结合美国、日本车企情况给出的预测是,到2030年中国市场还有10-1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车企,以各自不同的“玩法”活跃在市场上。终局究竟如何,尚未可知,市场激战下,排位赛还在不断变化,如今还没有哪家车企敢说已经胜出……(校对/朱秩磊)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中国汽车业# #自主品牌# #内卷# #高端化# #自主车企#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重要倡议

  • 乘联会崔东树:前5月中国海外市场自主车企品牌销量94万台 同比增长58%

  • 车圈大佬激辩“内卷”:王传福要学手机 曾庆洪称应顾大局

  • 8天1款新品!折叠屏手机成救命稻草?

  • 小米Q2财报解读:手机业务额量大幅下降 高端化遭遇挑战

  • 【芯视野】警惕!保护主义抬头 半导体行业加速“内卷”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杜莎

微信:

邮箱:dusha@ijiwei.com

无畏红尘中打滚,有破有立


669文章总数
85.8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今年两会,汽车产业聚焦这四大关键词!

    2024-03-06

  • 财报解读:扭亏为盈,理想成首家营收破千亿的新势力车企

    2024-02-27

  • ”日本半导体之父“坂本幸雄离世

    2024-02-21

  • 首轮谈判后,丰田汽车暂缓对工资谈判作出回应

    2024-02-21

  • 另一家瑞典工会警告,将采取行动对抗特斯拉

    2024-02-21

最新资讯
  • 机构:203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短缺100万专业人才

    8小时前

  • 传苹果折叠iPhone将于今年底走完开发流程,但折叠iPad研发被搁置

    9小时前

  • 乘联会崔东树:前5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8%,自主品牌海外份额升至12.7%

    9小时前

  • 最薄大折叠+最强AI,荣耀Magic V5以技术创新重塑折叠屏天花板

    9小时前

  • 1至5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1359亿个,同比增长19.5%

    9小时前

  • xAI通过债务和股权融资100亿美元,加强对OpenAI的挑战

    10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