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penAI:GPT-4o模型智能和个性得到提升
2.芯力特携多款特色车规CAN、LIN芯片亮相2025上海车展
3.瑞芯微陈楚毅:AI芯赋能车载多场景,沉浸体验未来空间
1.OpenAI:GPT-4o模型智能和个性得到提升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4月25日的社交媒体上宣布,已经对其旗舰模型GPT-4o进行了升级,此次升级主要在智能和个性两方面有所提升。
OpenAI是一家知名的人工智能研发机构,其推出的GPT-4o模型在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该模型采用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能够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对话系统、知识图谱等多个领域。
山姆·奥特曼在公告中表示,升级后的GPT-4o模型在智能性和个性化方面都有所提升。这意味着,该模型在理解和生成语言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意图,还能根据特定的场景和用户需求,生成更具个性化的回应。
尽管GPT-4o模型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确保模型的智能和个性化不会影响其公正性和公平性,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保护用户的隐私等。
2.芯力特携多款特色车规CAN、LIN芯片亮相2025上海车展
作为2025上海车展的主题论坛之一,“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暨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于4月25日-2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上海)隆重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和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上海车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联合主办,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协办,旨在往届上海汽车展高水准、高规格、强阵容的基础上,搭建全球汽车半导体产业精英交流合作、成果展示的顶级平台。
4月23日-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5上海车展”)举办,作为国内首家拥有CAN、LIN收发器的IC设计厂商,湖南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力特”,SIT)携多款特色车规CAN、LIN芯片及车载MOS/TVS新产品应邀参展。围绕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应用,芯力特全面展示了其创新领先的产品和丰富成熟的应用方案。
本次展会中参展人员络绎不绝,芯力特展台热闹非凡,吸引众多参展观众和媒体参观咨询。
芯力特是一家专业从事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为豪威集团旗下独立运营的品牌。公司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
芯力特自2012年成立以来陆续发布了100余款产品,包括CAN、CAN FD、LIN、SBC、LDO、MOS、TVS、RS485、RS422、RS232、隔离系列、ESD电源和MOTOR DRIVE系列产品。其中CAN/LIN出货量超过5亿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通讯、安防等众多领域,是国内CAN/LIN接口细分领域产品系列最齐全、出货量最大、产品最成熟的IC设计公司。截至目前,芯力特已与国内外多家领先的汽车厂商及600多家一级/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
在本次参展产品方面,SIT1642Q作为芯力特全新一代收发器产品,集聚多年来在CAN收发器接口产品研发的经验,全新搭载CAN SIC(Signal Improvement Capability)功能,支持高达8Mbps传输速率,支持总线端口耐压±42V,I/O支持1.8V/3.3V/5V,支持待机模式远程唤醒功能。
另一款代表产品SIT1463Q是芯力特第三代收发器,不仅全新搭载CAN SIC功能,同时在稳定可靠性、抗扰性、EMI等方面表现优秀。SIT1463Q满足CiA 601-4标准,支持振铃抑制功能,支持总线端口±58V耐压,I/O口支持3.3V/5V/MCU,支持极低功耗睡眠模式以及待机模式,带远程唤醒功能以及本地唤醒功能。
目前SIT1462Q和SIT1463Q已经通过国内多家车厂和Tier1的测试,已稳定量产出货。
SIT1028Q是内置高压LDO本地互联网络(LIN)收发器,可为外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微控制器或相关外设提供稳定的5V/3.3V电源,支持总线远程唤醒;LIN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kbps。改产品凭借优异的特性,获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此外,芯力特的明星产品SIT1044Q、SIT1043Q、SIT1021Q等型号也在本次展会中展出,吸引了大量客户前来问询。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也正朝向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变革。汽车分布式网络也随之诞生。为适应汽车系统变革的芯力特SIT CAN&LIN收发器已应用于汽车前装市场,出货数量超5亿颗。
在本次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活动中,芯力特还带来了“芯力特信号改善功能CAN SIC收发器”的路演活动。
据芯力特介绍,车规级CAN SIC信号改善功能(Signal Improvement Capability)是CAN FD收发器中增加的一项额外功能,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振铃来提高在复杂星形拓扑中可实现的传输数据速率。信号改善技术通过检测TXD显性到隐形的边沿,进行动态自动负载调节,实现与目标阻抗匹配,达到信号振铃抑制效果,实现RXD位信号完整。
最后,芯力特表示,将始终面向国家和行业需求,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给国内汽车厂商带来“芯”希望!
3.瑞芯微陈楚毅:AI芯赋能车载多场景,沉浸体验未来空间
作为2025上海车展的主题论坛之一,“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暨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于4月25日—2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和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上海车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联合主办,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协办。
25日上午,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瑞芯微,603893)车载事业部VP陈楚毅出席大会,以《AI芯赋能车载多场景》为主题,从智能座舱、车载仪表、车载视觉、车载音频、视频传输和协处理器六大方向进行分享。
2001年,瑞芯微成立;2020年,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长期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物联网(IoT)及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处理器芯片企业。
陈楚毅表示,作为国产AIoT SoC芯片厂商,瑞芯微受益于电子行业复苏以及端侧应用爆发,下游产品线全体型增长,汽车电子、机器视觉等领域增长迅猛,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其盈利持续翻倍增长。 “取得这一成绩的很大原因是,AIoT各行各业都在上升,机器人视觉、智能家居等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
围绕车载芯片,瑞芯微布局智能座舱、车载仪表、车载视觉、车载音频、视频传输和协处理器六大方向。“智能座舱和车载仪表方向,我们的芯片覆盖从10K~300K DMIPS,不同算力需求可以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代表性产品有RK3588M、RK3358M、RK3568M等,全新的协处理器RK1820即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高性能低功耗,支持部署高达7B端侧模型,适用于大算力应用需求。”陈楚毅指出,车载视觉方向,瑞芯微打造了‘RV’系列芯片,不但应用形态多样化,且已落地各类前装商用车及乘用车,集成ADAS、DMS、BSD、AVM等多种算法;车载音频方向,RK2118M是业界领先的集成NPU的汽车音频处理器,具有 “端侧AI计算+高性能多核异构”技术架构,另一款RK2116也将在今年三季度正式推出;视频传输方向,RK681M、RK671M、RK682M均是其中的佼佼者,以技术创新的理念,帮助主机厂减少线束上的重量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瑞芯微旗下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RK3588M,其采用8nm先进制程,搭载四核A76+四核A55八核CPU,100K DMIPS CPU 架构,具备8K显示/视频、原生7屏显示、6 Tops NPU、QNX Hypervisor、原生2路TypeC、双16M ISP以及12路摄像头等特性,适用于汽车仪表、智能座舱、中控系统和信息娱乐域控制单元(DCU)等应用场景。截至2024年12月,RK3588M全系列量产超5kk,车载量产超500k。目前,量产车型超10款,超30款定点车型项目在同步开发中,预计会在今年和明年上市。
此外,瑞芯微依托超20年“大音频、大视频、大感知、大软件”技术积累,即将推出4nm车规级旗舰AI-SoC RK3688M,助力车载座舱下一代算力升级。显示能力方面,该芯片拥有影像级画质处理引擎,最高支持12K屏,或6个4K屏,以及硬隔离/硬件虚拟化、多芯拓展。陈楚毅透露,RK3688M将在2026年重磅推出。
“瑞芯微于2013年着重发展物联网IoT,2018年发力AIoT。我相信,瑞芯微依托多年来在AIoT领域积累的成熟的应用方案,能够为主机厂商及诸多客户做出更多贡献。”陈楚毅强调。
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期间,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重磅揭晓“年度汽车产业链突破奖(2024-2025)”,旨在表彰在实现创新升级、推进产业链自主可控等方面表现优秀,为中国汽车半导体制造国产化发展贡献重要力量的优质企业,瑞芯微凭借其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深厚积累与卓越表现脱颖而出,斩获殊荣。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