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构:1-3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市场销量达66万台,同比增长8%
2.武汉构建3000亿元母子基金集群,发展耐心资本、鼓励创新试错
3.美国关税政策致汽车成本上升销量下滑,工厂迁移面临长期挑战
4.射频厂商立积Q1营收8.49亿元新台币,WiFi 7产品推动FEM营收占比提升
1.机构:1-3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市场销量达66万台,同比增长8%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自主车企在海外部分地区销量达到24.6万台,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23%;2025年1-3月中国海外市场自主品牌销量达66万台,同比增长8%,表现良好。
从月度出口走势看,中国汽车海外零售数据相对平稳,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2024年10月达到25.9万台的高点,2025年1-3月持续超过20万台,3月份的24.6万台仍处于历史高点附近。不过2-3月的出口增速有所放缓。
机构分析指出,中国汽车出口表现优秀,海关数据显示增长迅猛。从海外当地市场统计来看,中国汽车出口呈现强势良好增长局面。主要原因是过去中国汽车出口多集中在非洲等不发达国家或难以统计的市场,而现在在
高端市场表现更为突出。2022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欧洲市场连续三年保持强劲增长,2025年在欧盟市场表现强劲。
2025年一季度,中国自主出口在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市场出现较大下滑,而在英国、西班牙、印尼、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市场则有所增长。在俄罗斯市场,奇瑞、长城、江淮、北汽等品牌销量下滑较慢,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从品牌表现看,奇瑞、上汽、比亚迪、长城、吉利等主力车企海外表现突出,特别是比亚迪出口近期表现极其强势。新能源出口方面,比亚迪、上汽名爵、吉利、长城等表现亮眼,但上汽受欧盟制裁损失较大。
各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差异明显。比亚迪发展最快,在部分发达市场快速进入并形成一定规模。奇瑞在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市场表现强劲;上汽在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市场表现超强;吉利在俄罗斯、沙特等市场表现强势;长安在沙特、阿联酋和智利等市场表现较好;长城在俄罗斯和南非市场表现良好。新势力如小鹏和零跑也在海外取得一定成果,以色列成为中国自主新势力的重要市场。
乘联会此前分析认为,2025年乘用车零售预计增长3%,出口增长10%,新能源批发增长32%,整体汽车市场增长5%。
2.武汉构建3000亿元母子基金集群,发展耐心资本、鼓励创新试错
近日,为突破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创新难、融资难、引才难、准入难等瓶颈,武汉市重磅推出《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即 “民营经济政策 20 条”。
其中,武汉发展耐心资本的政策格外吸睛。武汉将推动组建江城基金、武汉基金,未来五年联动社会资本打造 3000 亿元母子基金集群,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发展。同时放宽政府投资基金对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的出资比例至最高 50%,允许种子期、天使期直投单个项目最高 100% 亏损,且不对单只基金、单个项目盈亏考核,综合评价引导基金整体效能。
其实,国资创投类基金允许 100% 容亏并非武汉首创。今年以来,广州开发区、深圳南山区等多地已先一步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领域做出探索,同样设立了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 100% 亏损的机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立辉指出,国有资本不断提升容亏率,背后蕴含着支持战略转型、激励创新探索以及应对周期波动三大深意。单项目虽允许 100% 亏损,但整体投资组合风险可控,折射出 “鼓励试错、动态平衡” 的考核理念,推动国资从单一财务回报导向向长期价值创造转变。
研究机构对国内 46 家主流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57% 的机构已建立尽职免责机制,30% 正在筹建。多数基金管理人认为此类容错机制十分必要,有利于激发管理人投资积极性。不过,也有管理人提出,随着国有资本基金容错率 “市场化”,国资创投进入深水区,投资风险整体上升是必然趋势。
此外,高容亏率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和考核机制套利风险。若容亏率过高,企业管理层可能放松成本控制,甚至滥用资金。而且,若风险准备金、亏损弥补规则执行不力,还可能出现 “用新项目收益掩盖旧项目亏损” 的财务操作,削弱容亏机制激励效果。
对此,田立辉建议,一是建立 “投前 - 投中 - 投后” 全流程风控体系,动态跟踪评估种子 / 天使项目,及时终止问题项目,避免资金无效沉淀;二是推行 “一企一策” 差异化考核,将容亏额度与团队专业能力、项目技术壁垒等挂钩,防止政策红利滥用;三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联合投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分散风险,减轻国资单一主体的系统性损失压力。
3.美国关税政策致汽车成本上升销量下滑,工厂迁移面临长期挑战
自本届美国政府推行滥施关税政策以来,各界人士纷纷警告,最终为关税买单的是美国普通民众。
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汽车情报部门副总监、首席汽车分析师斯蒂芬妮·布林利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指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严重影响汽车制造商的长期规划,并将导致消费者承担更高的成本。
标准普尔全球公司预计,受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美国轻型车销量将减少超过64万辆。
布林利表示,关税政策推高了制造成本,最终受到成本上涨影响的还是汽车企业以及消费者。她指出,这种成本上涨是人为的,与需求、原材料成本、运输和供需关系均无关联,完全是人为加上去的。而关税最终通常是由消费者承担的,因为关税是在公司进口时支付的,不是国家支付的,也不是政客支付的,最终,消费者不得不承担这部分成本。
对于制造商来说,产业链调整的现实难度也不容忽视。无论是工厂迁移还是零部件替换,都不是一年能完成的任务。布林利指出,如果一家汽车制造商决定彻底实现在另一个国家生产汽车的转变,而他们又没有产能,那么建造一座新工厂可能需要三年时间。这包括花时间选址和决定建厂地点,大约需要一年时间,之后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建成。同样,还必须建立本地采购和供应商网络,这需要时间,而且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这种持续的政策变化使得制造商难以确定最佳生产地点,所谓的"产业回流美国"绝非易事。
4.射频厂商立积Q1营收8.49亿元新台币,WiFi 7产品推动FEM营收占比提升
射频IC设计厂商立积日前召开法说会并公布第一季财报。数据显示,立积第一季营收达8.49亿元新台币(单位下同),环比下降5%,同比下降1%;毛利率为32%,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营业利润率为-1%,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转为负值;税后净利为0.26亿元,环比下降63%,同比下降7%,每股税后净利为0.28元。
在产品结构方面,立积第一季Wi-Fi FEM(前端模块)营收占比达到56%。业务行销处副总黄智杰表示,由于现阶段产品开发多以FEM形式为主,未来FEM营收占比将持续提升,而Discrete(分立元件)用量则持续减少。预计今年下半年,FEM的营收占比有望提升至70-80%。
展望第二季度,黄智杰指出,随着Wi-Fi 7渗透率持续提升,整体营收预计与上季度相当或略微增长。对于下半年业绩,他表示不确定性较高,但强调这并非来自客户需求变化,而是源于整体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根据公司掌握的运营商案件情况,客户普遍维持原有规划,公司期望今年仍能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针对近期中美贸易局势及对等关税问题,黄智杰表示,目前全球客户下单状况并未有显著改变,无论是美国、欧洲、中国台湾或大陆地区的客户,现阶段对关税尚未有明显反应。不过,随着对等关税摩擦升温,立积观察到原本采用美系高规格零组件的客户开始对公司展现合作意愿,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为应对市场变化,立积已准备双供应链策略,分别建立台系和陆系两条完整对应方案,确保能满足不同市场的客户需求。此外,针对TP-Link近期在美国面临的反垄断调查,黄智杰指出,TP-Link在美国市场正逐步由联发科平台转换为博通平台,而立积产品已全面通过博通认证,并成为主要供应商之一,预计这一转变将对公司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