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猎取引力波的背景:NASA的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搜索时空的涟漪

作者: 爱集微 2022-04-17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cnBeta.COM #引力波# #NASA#
2.8w

合并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凝聚使宇宙充满了低频引力波。天文学家一直在通过使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寻找这些波,以寻找这些时空涟漪对我们银河系内的脉冲星所发出的无线电波的微妙影响。现在,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表明,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收集的高能光也可以用于搜索。使用伽马射线而不是无线电波可以获得更清晰的脉冲星视野,并为探测引力波提供了一种独立和互补的方式。

费米望远镜在地球上空500公里处运行,主要收集来自毫秒脉冲星的伽马射线。当这些高能光子穿越银河系时,它们遇到了由在合并星系中心凝聚的一对超大质量黑洞产生的低频引力波的海洋。波长超过100万亿公里的时空涟漪导致每个光子比预期的时间稍早或稍晚到达。监测来自许多这些毫秒级脉冲星的伽马射线--一个被称为脉冲星计时阵列的实验--可以揭示出这种提示性的特征。脉冲星计时阵列以前只使用敏感的射电望远镜。现在,来自费米的数据使基于伽马射线的脉冲星计时阵列成为可能,并对这些引力波提供了一个新的、清晰的视角。

包括来自德国波恩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的Aditya Parthasarathy和Michael Kramer在内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的发现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在大多数星系--像我们自己的银河系那样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集合体--的核心是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银河系因其巨大的引力而相互吸引,当它们合并时,它们的黑洞就会下沉到新的中心。当黑洞向内旋转和凝聚时,它们会产生长长的引力波,在波峰之间延伸出数百万亿公里。宇宙中充满了这种合并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们让宇宙充满了低频时空波纹的“海洋”。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在通过观察脉冲星的脉冲来寻找这些波,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的密集残留物。脉冲星以极有规律的方式旋转,天文学家确切地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每个脉冲。然而,引力波的海洋微妙地改变了脉冲到达地球的时间,精确地监测天空中的许多脉冲星可以揭示其存在。

这个可视化图显示了两个质量几乎相等的黑洞(黑球)在螺旋式旋转并合并时发出的引力波。黑洞附近的黄色结构说明了该地区时空的强曲率。橙色的波纹代表了由快速运行的质量引起的时空扭曲。这些扭曲扩散并减弱,最终成为引力波(紫色)。合并的时间尺度取决于黑洞的质量。

以前对这些电波的搜索只使用大型射电望远镜,这些望远镜收集和分析电波。但是现在,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美国宇航局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收集的十多年的数据中寻找这些微小的变化,他们的分析表明,只要再观察几年,就有可能检测到这些波。

由科尔和位于德国波恩的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MPIfR)的研究员阿迪塔-帕塔萨拉西共同领导的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4月7日的《科学》杂志上。

光有多种形式。低频无线电波可以穿过一些物体,而高频伽马射线在遇到物质的时候会爆炸成高能粒子流。引力波的范围也很广,质量更大的物体往往会产生更长的波。

不可能建造一个足够大的探测器来探测由合并的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万亿公里的波,所以天文学家使用自然发生的探测器,称为脉冲星计时阵列。这些是毫秒级脉冲星的集合体,它们在无线电波和伽马射线中都很耀眼,而且每秒钟旋转数百次。就像灯塔一样,这些辐射束在掠过地球时似乎有规律地跳动,当它们穿过引力波的海洋时,它们被印上了遥远的大质量黑洞的微弱轰鸣声。

脉冲星最初是用射电望远镜发现的,用射电望远镜进行的脉冲星计时阵列实验已经运行了近20年。这些大盘子对引力波的影响提供了最灵敏的反应,但是星际效应使无线电数据的分析变得复杂。空间大部分是空的,但是在穿越脉冲星和地球之间的巨大距离时,无线电波仍然会遇到许多电子。与棱镜弯曲可见光的方式类似,星际电子也会弯曲无线电波并改变它们的到达时间。高能伽马射线不会受到这种影响,因此它们为脉冲星计时提供了一种补充性的独立方法。

伽马射线脉冲星计时阵列在费米号发射前没有被设想过,它代表了感知引力波天体物理学的一个强大的新能力。用脉冲星探测引力波背景指日可待,但仍然很困难。一个独立的方法在这里通过费米意外地显示出来,是一个好消息,既可以确认未来的发现,又可以证明它与射电实验的协同作用。

责编: 爱集微
来源:cnBeta.COM #引力波# #NASA#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精准识别“时空中的涟漪”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透镜引力波认证新方案

  • 华人学者主导,NASA将进行在轨微电子制造技术演示验证

  • 把半导体制造搬上太空?NASA拟进行在轨演示验证

  • NASA明年有望获272亿美元拨款,比今年多18亿美元

  • NASA计划明年年底启用蓝色起源火箭送两艘航天器去火星

  • 美国“猎户座”飞船进入月球轨道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爱集微

微信:

邮箱:laoyaoba@gmail.com


11w文章总数
12012.5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BOE(京东方)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设备搬入! 以行业新纪录加速全球OLED产业高端化跃迁

    13小时前

  • 和研科技全新智造基地落成乔迁&新品发布盛会

    13小时前

  • 微容科技解析高端MLCC如何让AI赋能迭代后机器人“纵享丝滑”

    13小时前

  • 鑫晟光电“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专利获授权

    13小时前

  • vivo“连接态非连续接收的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专利公布

    13小时前

最新资讯
  • Computex 2025:英特尔发布全新GPU,面向AI和工作站加速

    8小时前

  • 兆易创新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9小时前

  • 本田削减电动化投资 转向混动车型应对市场变化

    9小时前

  • 三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要点》

    9小时前

  • 沪硅产业70.4亿收购三公司股权 进一步进行管理整合

    10小时前

  • 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出货量约5.4亿片

    10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