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本田合并破裂背后细节曝光

来源:爱集微 #日产# #本田#
1.1w

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周四(2月13日)在各自的董事会会议上决定,他们将取消关于业务整合的谈判,原因是这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未能就合并条件达成一致。

据悉,本田汽车提议将“本田公司”作为两家汽车制造商整合运营的控股公司名称,日产汽车的高管们表达了震惊和愤怒。但本田的高管们对此类担忧不以为然,指出他们认为这次合作并非平等的合并。

机构深入探究了这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谈判背后的细节,揭示了这一历史性合并计划在仅一个月后就崩溃的新情况。

在2024年12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当两家公司宣布计划成立一家联合控股公司时,这种对整合愿景的差异已经显现出来。根据一份联合声明,本田将提名控股公司的总裁以及大多数内部和外部董事。很明显,本田在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本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在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整合将“基于日产稳步执行其转型计划的前提”。

面对在美国和中国的业务下滑,日产已于11月宣布将裁员9000人,占其全球员工的7%,并将全球产能减少20%。但三部敏宏对日产成功执行这一重组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他将1月底设定为决定双方是否继续合并谈判的最后期限。

如果日产在不解决其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继续合并,将损害未来控股公司的企业价值,进而引发本田股东的反对。

日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在12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双方没有高低之分”,强调整合计划中的平等性。本田高管担心,日产对平等关系的过度强调可能导致在重组努力方面做出宽松的决定。

事实证明,本田的担忧是有根据的。2025年1月,两家汽车制造商在合并比例上发生冲突。根据12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股权转移比例将“基于尽职调查的结果,参考公告前一段时间内各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盘价进行第三方估值”。

机构的统计显示,本田和日产之间的比例谈判将从大约5:1开始。

本田试图基于这一数字进行谈判,但日产批评这一前提,认为这对本田有利。然而,据一位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透露,本田从未表示合并将是平等的。

与此同时,由于员工的反对,日产无法最终确定其在美及其他地区的裁员计划。尽管本田多次要求,日产仍未能提供其转型计划的详细数据。日产也无法启动尽职调查程序。

另一方面,一名瑞穗银行官员抱怨日产高管在提出与本田的业务合作计划时过于缓慢。但即便其主要融资方的这一抱怨也无法改变日产的态度。

1月23日,两家汽车制造商在日产位于横滨的总部举行了高管会议。对日产的犹豫不决感到不耐烦的三部敏宏向内田诚提出了一种新结构,即通过股权交换,使本田成为母公司,日产成为子公司。

这让内田诚感到困惑,因为成为本田子公司本不应是原提案的一部分。在这次会议上没有对这一选项进行进一步阐述,但这一建议足以引起日产高管的警觉。这也正是本田提出新控股公司名称时省略“日产”的时候。

本田还展示了关于日产重组的惊人数字,指出需要裁减其13万全球员工中的近4万人。这些数字基于一家咨询公司的估计,该咨询公司受汽车制造商委托,计算日产重组的最佳水平,以创造合并后公司的协同效应。日产官员认为这一提议是本田在施压,要求他们进行重大业务改革。

正是在这个时候,合并谈判陷入了僵局。本田原本提议与日产整合,以努力保持与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等公司的竞争力。但正如一位本田官员所说,“我们变得相当担心日产本身,因为该公司无法做出任何决定。”

2月初,本田冒着谈判终止的风险,敦促日产接受子公司结构。

在2月5日的会议上,日产董事们对本田提出了众多投诉。尽管他们在这次会议上没有投票,但12名董事中有10人表示支持退出合并谈判。

本田和日产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导致未能创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集团。许多内部和外部的观察者将这一失败归咎于内田诚。

在2月13日的在线简报会上宣布谈判终止时,三部敏宏表示:“我们将考虑我们的下一步行动。”

参考来源: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Business-deals/Proposed-Honda-Corporation-as-new-name-upset-Nissan

责编: 李梅
来源:爱集微 #日产# #本田#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